克魯曼vs.桑默斯 貨幣政策論戰Fed該聽誰的?

美國兩大經濟學泰斗桑默斯和克魯曼日前分別發表評論,對聯準會(Fed)應否因通膨居高不下而迅速調整貨幣政策議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兩人都給Fed意見指引,看法卻南轅北轍,有如一場隔空論戰。
‧桑默斯觀點
前美國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15日表示,基於證據顯示美國通膨率持續居高不下,Fed應加快腳步,開始縮減每月買進1,200億美元資產的購債計畫。
桑默斯接受彭博電視財經節目專訪時說:「我們目睹通膨愈來愈普遍,擴及林林總總的產品,並擴散至居住和勞動市場。我很早就對此感到不安,現在更加惶恐。」
他強調,通膨影響層面持續擴大,Fed需要採取政策因應。他批評Fed反應太遲鈍,「縮減購債應該要比他們現在討論的步調加快」。Fed兩天前發布9月會議紀錄,顯示決策官員醞釀在11月或12月啟動縮減購債,預計明年中完成。
美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5.4%,平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桑默斯指出,這項CPI數據令人「十分不安」,而所謂「中位數」通膨率也很「火熱」,明白顯示「Fed早該採取收緊政策的行動」。
‧克魯曼觀點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則持不同看法,他在15日刊出的紐約時報專欄撰文,呼籲Fed在通膨展望混沌不明時最好「觀望」,勿輕舉妄動,以免鑄下大錯。
克魯曼至今仍認為通膨是「暫時性」的,但坦承最後是否如此他也「不確定」。難以斷定,是因當前經濟仍受疫情扭曲,變得很詭異,用傳統通膨指標看不清全貌。剔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通膨率,數月前受二手車這類物價暴漲驅動而急遽上升,「中位數」通膨率顯得受抑制;但最近「核心」通膨率降下來,「中位數」通膨率卻竄升,主要反映居住類物價上揚。
克魯曼說:「居住類通膨使事態顯著擴大。勞動力供給問題看來也比原先料想重大。因此,還有待觀察。」
他認為,通膨議題還有得辯,目前沒人辯得贏。他意有所指說,光就此議題在電視上咆哮,或推文以大寫字母警告,並不能解決問題。(桑默斯10月2日推文就以大寫字母寫說:「我們有通膨麻煩。」)
但克魯曼確信若Fed只見近期通膨竄升就緊縮貨幣政策,將「鑄下大錯」,因為「太早行動」的風險與「太慢行動」的風險極不對稱。
Fed該迅速升息預防通膨變成大麻煩,還是等通膨情勢明朗化再說?這兩條路各有風險。若先觀望,萬一通膨「嵌入」經濟,想再壓下來的過程痛苦,儘管辦得到;若時機未到就升息,對抗事後證明被誇大的通膨,可能對經濟復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兩害相權,他認為暫時觀望為宜,並呼籲「Fed應忽略要求迅速緊縮貨幣政策的呼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