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出手 中止ECFA下對台134項商品關稅減讓

「川普還可以選總統嗎?」 大家都在問

台學者解讀中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促統力道更強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受到關注,學者認為促統力道加強。(記者廖士鋒/攝影)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首次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受到關注,學者認為促統力道加強。(記者廖士鋒/攝影)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發表2024年度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提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台灣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解讀,整體論述仍維持中共對台一貫基調,但促統力道更強,並進一步反獨促融。

張五岳說,接下來左右兩岸關係的觀察重點,將是中共主要領導層是否在「兩會」期間發表其他涉台講話,和「兩會」後、520前,中國的複合性對台施壓作為。

張五岳5日受訪時解讀,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理論上仍維持中共對台一貫基調,無特別意外之處,例如「以前沒講過的話或新的重大宣示」,不過也有幾個變化,包括提及反對外來干涉,和強化反獨、促統、促融力道。

張五岳說,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論述可見,北京當局堅定不移推進統一大業,不僅是對外國際社會,也是對內的重大宣示。此次透過政府工作報告強化,且在強化促統的同時,中國自然也會加強反獨、促融,例如有「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

至於統一前的「和平」二字被去掉引發關注,張五岳認為,報告仍提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陸方近年也沒有強調「武統」,而是「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其對台「總體方略」,和堅持一中和「九二共識」等,均以和統為原則,基調仍維持「和平統一」,不會因此改變。

就近期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在陸船翻覆事件後,幾次嚴厲措辭引發關注,張五岳說,長期以來中國民眾對國台辦做法不滿,有情緒上的宣洩可以理解,目前中國更高層的領導人尚未對此表態,顯示北京當局沒有想要藉此引爆兩岸關係惡化。

因此,張五岳分析,在總理記者會取消,和尚未聽聞人大立法過程有涉台法律下,中國全國「兩會」接下來的觀察重點,將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或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等主要領導人,在下人大、政協團組過程中,是否發表涉台講話,「一錘定音」,以及外長會不會在記者會或部長通道被「授權講話」,談及台灣問題等。

他補充,待「兩會」召開後,由於中國近年強調牢握兩岸關係主動權,判斷不會等到520賴清德總統就職後再有所動靜。因此兩會後、520前,還須留意中國有哪些複合性對台施壓的作為,包括文攻武嚇、經貿脅迫,外交領域或「灰色地帶」施壓等。

兩會 中共

上一則

中國取消總理記者會 外媒:一個時代結束的象徵

下一則

中國將加快構建「大國儲備體系」 瞄準「重點領域」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