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拜登:若連任成功 將任命進步派大法官

私募股權公司重金進入健保市場 導致醫藥帳單飛漲

劍指艾斯摩爾?習近平:科技儀器設備國產化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科學規劃布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新華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科學規劃布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第15期《求是》雜誌預計8月1日出版,將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強調,要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科學規劃布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

由於美國封殺中國半導體技術,並要求艾斯摩爾等半導體設備廠商不得將高階半導體設備供貨給中國,習近平文章提到的科技儀器設備國產化,似乎劍指艾斯摩爾。

習近平文章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推進,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習近平要求,第一,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佈局。基礎研究處於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業大廈才能建得高。加強基礎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戰略性需求導向,優化資源配置和佈局結構,為創新發展提供基礎理論支撐和技術源頭供給。第二,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必須優化細化改革方案,發揮好制度、政策的價值驅動和戰略牽引作用。

第三,建設基礎研究高水平支撐平台。近年來,中國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成一批大國重器,基礎研究支撐平台建設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從根本上破解「兩頭在外」問題還任重道遠。要協同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實驗室體系,科學規劃佈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

第四,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來,中國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但基礎研究人才隊伍仍有明顯短板。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台,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湧現。

第五,廣泛開展基礎研究國際合作。當前,國際科技合作面臨少數國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衝擊和挑戰。人類要破解共同發展難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獨立的創新中心或獨享創新成果。中國要堅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擴大基礎研究等國際交流合作,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第六,塑造有利於基礎研究的創新生態。開展基礎研究既需要物質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勵。中國幾代科技工作者通過接續奮鬥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中國特色創新生態,成為支撐基礎研究發展的不竭動力。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切實推進科教融匯,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

習近平 中共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加拿大警方:華裔病毒專家邱香果夫婦洩密給中國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