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荒 減碳逼出灰犀牛

9月23日傍晚,瀋陽多個路段嚴重塞車,不是因下班交通尖峰時段,而是停電,紅綠燈不亮了。瀋陽1名男子受訪時說,當天下午4點多就突然停電,一直停到半夜11點半,「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
對於無預警大停電,瀋陽市工信局出面說明,這是因為電力缺口巨大,「為了保電網安全,沒辦法」;「沒有風,風電量少,火電儲力不足,馬上到供暖季了,煤還要留著供暖。」
包括瀋陽在內中國多地近期爆發的「電荒」,其實是典型「灰犀牛事件」:極可能發生且影響巨大,卻被眾人忽視的一次危機。
今年中起,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就已陸續發布「有序用電」通知。以廣東為例,5月開始執行「開5停2」錯峰用電方案,6月升級為「開3停3」,9月再升級為「開2停5」,部分地區甚至是「開1停6」。
限電 變無預警大停電
只是一開始,限電只針對高耗能企業,一般民眾根本感受不到缺電危機已迫在眉睫。
直到有人電鍋裡的飯只煮一半,有人被困在電梯中、有人因手機沒電出現與世隔絕的恐慌感,「限電」才瞬間成為中國網路熱搜詞。
8月下旬以來,中國31個省分已有浙江、江蘇、廣東、遼寧、重慶等20個省分宣布「限電」、「限產」。到了9月下旬,限電衝擊擴大,部分地區民生用電開始受到影響。
中國之所以會爆發電荒,原因主要有2:1是電力供需失衡。去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3.1%,但今年電力需求大增。根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統計,1至8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大幅成長13.8%。
煤電 市場與國家拉鋸
儘管積極發展風電、光電等新能源多年,火力發電迄今仍占中國電力供應的近7成。但目前中國煤價基本已由市場決定,電價卻仍由政府管控,當前煤價居高不下,發電愈多虧愈多,自然影響電廠供電意願。
中新社引述廣東一家電廠負責人表示,現在火電每發一度電就虧損人民幣7、8分。如機組全開,電廠1天虧損人民幣上百萬元。
今年是中國執行「雙碳」目標的「開局之年」。習近平去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宣示:中國將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為達成「雙碳」目標,中國今年全面強化「能耗雙控」執行力度,嚴控各地能源消耗總量和能源消耗強度。
電價 中國未來漲定了
8月中,中國國家發改委公布點名批評多個省份能耗不降反升,而遭點名的省份基本上正是目前限電較嚴重的地方,中國媒體因此將這次「限電」風波,形容為地方政府是在假期結束前「趕作業」。
那麼中國這次限電危機將持續多久?
中國國資委主管的「能源」雜誌在封面報導「電荒預警」指出,在「雙碳」目標下,若要同時滿足「環境友好」與「供給穩定安全」,就必須放棄「能源價格低廉」這一限定條件。
據統計,7月底以來,中國至少已有8個省份開始調漲電價。可以預期的是,短期中國用電仍將吃緊;長期為實現「雙碳」目標,中國電價恐將漲定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