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灣區僑教中心首辦Story Time 導覽台灣文化

金山灣區僑教中心1月17日舉辦首場幼兒親子說故事時間,由金山灣區僑教中心台灣文化導覽及灣區說故事義工媽媽們共同舉辦。活動主題為慶祝農曆新年,義工媽媽們用說故事的方式,介紹充滿年味的過新年氣氛以及如何用台灣話來拜年。吸引逾30位移民海外的親子家庭前來參與,活動最後還有發紅包及提燈籠的過新年傳統習俗,讓學齡前孩童玩得笑聲連連。
僑教中心為吸引更多移民海外第二代、第三代家庭認識台灣文化,近期將圖書館內部空間升級,增設兒童圖書專區及改造幼兒親子遊戲室,提供更多與台灣相關的學齡前繪本以及幼兒玩具,吸引更多剛成為新手父母的台灣家庭前來利用僑教中心圖書館。
設計此次活動之一的義工媽媽許靖子表示,這次說故事的繪本挑選「什麼不見了」,這本書描述的是大約1980年代的台灣,純樸的小鎮與人情味的鄰里,這是許多目前在矽谷工作新一代移民在台灣的成長記憶。她期望這本書能帶給在美國第二代孩童一點臺灣的美好,也讓他們能更了解父母的故鄉台灣,希望透過說故事活動讓溫馨美麗的台灣民族性繼續傳承下去。
另一位義工媽媽Allison Wu選了「好忙的除夕夜」,因為擔心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沒體驗過媽媽們小時候充滿年味的過年氣氛,希望藉由這樣的故事讓孩子們認識傳統文化、看看媽媽小時候的年是怎麼樣子。Allison還特別做了功課用台語教過年吉祥話,想教孩子們如何用台語講吉祥話,還帶了一首唱唱跳跳歌曲,陪著孩子們過年。
說故事活動在熱鬧的氣氛下展開,先從台灣的除夕繪本說到台灣的鄉里繪本,還有從台灣運來的兔年燈籠,每位領到的小朋友都愛不釋手,最後由金山灣區中心主任莊雅淑發送福袋及紅包,讓孩子們體驗過年領紅包的習俗。
前來參與活動的黃媽媽帶一位一歲半幼童,她表示,因為這些家庭都是剛到美國,沒有長輩與親戚在,過年氣氛比較淡一點,能來中心參加過年說故事活動,好像回到台灣,覺得很熱鬧很幸福,最後還領到紅包,非常開心。
未來金山灣區華僑文教中心會再繼續規畫更多說故事時間,邀請育有幼兒的台灣移民家庭一起參加,讓中心成為展示台灣文化的櫥窗,更是所有海外僑胞的第二個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