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震威力大 中國沿海震感超強 魚缸水晃不停

台灣台東縣9月18日發生的大地震引發各方關注,南加州地震學專家認為,此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八顆廣島原子彈,因為發生在走滑斷層上,屬島內板塊內部地震(intraplate earthquake),因此帶來的破壞性極大,所幸發生地人口密度小,沒有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
視頻來源:福州市民提供/記者邵敏後製
台東當地時間18日下午2時多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將其定義為芮氏規模6.9地震,截至19日凌晨2時,大地震已造成1死142傷,另有數百人受困山上。此次地震被認為是2018年花蓮地震後,對台灣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
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酈永剛教授認為,這是沿著台灣中央山脈東側的一條斷層發生的島內地震,同時又是淺層地震,因此威力極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八顆廣島原子彈。酈永剛解釋說:「淺層地震破壞性極大,如果震中在外海,震深較深,那破壞性就相對小。幸運的是,這次地震發生在花蓮南邊,人口密度小,當地也沒有太多高層建築,因此人員傷亡不大。如果發生在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那損失將難以估計。」
台灣是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海板塊三大板塊交匯之處,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每年都在積聚能量,其中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以大約每年73 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匯合。酈永剛指出,此次地震就是菲律賓海和歐亞板塊邊界附近的淺層走滑斷層的結果,導致長約50公里、寬約15公里的斷層破裂,「板塊之間積聚的能量需要釋放,因此台灣強震的頻率很高。對台灣來說,2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接近7級的大地震。」
發生918大地震的17個小時前,台灣同一地區曾發生 6.5 級地震。根據USGS的數據,截至9月18日晚8時,序列中已發生七次 5.0級以上地震。酈永剛分析說,這次的6.9級地震是主震,72小時內再發生強震的可能性非常小,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還會有強震。
此次台灣大地震發生時,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都有強烈震感,包括廈門、福建、上海等城市。福州一名市民表示,從未在當地感受過如此明顯的震感,接連幾天內發生過多次,晃動時間很長,家中魚缸內的水一直在大幅度波動。酈永剛表示,大地震的輻射導致300-500公里內都會有震感,這個很正常。
此外,對於此次台灣918大地震,美國、日本當時都有海嘯警報,但據悉很快撤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