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夜市文化講座提供道地台灣美食 一解鄉愁

近百度高溫,華埠民眾開心品嚐台灣夜市道地美食和刨冰。洛僑中心華埠圖書閱覽室26日中午舉辦「台灣YES夜市文化講座」,現場不僅安排中心文化志工擔任講師,主講台灣夜市文化起源、各地夜市特色及小吃,參與者還在現場品嚐大腸麵線、米粉炒和刨冰。
影音來源:記者張宏
在洛僑華埠的閱覽室26日座無虛席,大家都來聆聽南加州大都會水務局(Metropolitan Water District)高級工程師王竹青博士的台灣夜市文化講座。王竹青代表州台灣同鄉聯誼會(簡稱加台聯)擔任文化志工。他說,台灣夜市文化歷史悠久,大都是因廟會或地緣之便等因素漸漸形成一個市集。 最早在舊市中心,如台北大稻埕出現,開始是由小吃攤聚集逐漸形成夜市。 因為台灣白天炎熱,所以都以晚上開市的型態出現。
他說,台灣一路從北到南各個地區都有其代表夜市,著名的夜市包括基隆廟口夜市、台北士林夜市、饒河夜市、通化夜市、中壢觀光夜市、台中逢甲夜市等十多個。夜市的魅力在於人多熱鬧,東西五花八門,價格不僅便宜還能討價還價,這是很多人逛夜市的樂趣之一。當然最重要的是食物好吃,往往美金只要一元就能吃到好料。所以台灣夜市揚名世界,夜市已成為台灣觀光招牌。
夜市中最常見的美食包括大腸麵線、米粉炒和刨冰也在現場供應,民眾聽完講座意猶未盡,正好配上道地夜市美食來加深印象。大腸麵線光是湯頭就煮了幾個小時,米粉炒也不同與炒米粉,配上肉燥非常美味。滿滿堆著仙草、愛玉、紅豆綠豆的刨冰,則為這個炎炎夏日畫上完美句點。
參加活動的一名長者表示,因為疫情關係,現在回台灣非常不方便,特別想念家鄉的美食,如今不用出國就能吃到最正宗的味道覺得很開心,一解思鄉之情。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