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倫:通膨非拜登紓困計畫造成 國會可出力協助抗通膨

美國財長葉倫周二在參議院財委會聽證會面臨尖說提問,再次承認用「暫時」一詞形容通膨是錯的,通膨可能居高不下,但責任不在拜登政府的紓困計畫,她敦促國會通過協助緩解價格飆升的新措施。
葉倫反駁共和黨的說法,她不認為通膨是由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制定的1.9兆美元新冠支出法案「美國救援計畫」(ARP)造成的。
她說:「我們看到全球幾乎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出現高通膨。它們有截然不同的財政政策。因此,不會是美國通膨多半來自ARP影響。」
葉倫認為通膨大多是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包括疫情期間,相對於對服務的需求,對商品的需求過度和供應鏈嚴重受擾。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能源和食品價格高漲,也推高了通膨。
她承認,她和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描述他們認為會迅速消退的通膨時,「可能可以用一個比『暫時』更好的詞」。她前幾天剛「認錯」,說過去這一年面對通膨上升的威脅時犯了錯誤。
她解釋:「當我說通膨是暫時的,我沒預料到,我們最終要對付多種新冠變種病毒,這擾亂了我們的經濟和全球供應鏈,我沒預見到俄烏戰爭對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影響。」
她捍衛拜登政府採取的行動,但承認通膨現在處於「無可接受的」水準,以及「需採適當的預算立場來補充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行動」。
她指出,「國會可以做很多事來減輕家庭面臨的一些最重要和最繁瑣的成本」,也就是通過拜登提出的社會和氣候立法,其中包括的改革處方藥定價和為清潔能源技術提供稅收抵免等,能幫助美國人降低成本。
她說:「這樣做將擴大經濟的供應面。」她聲稱,對教育和培訓、托兒和老年人照護的投資,將擴大勞動力,協助降低通膨,導致「強勁、可持續、穩定的成長」。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