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Q&A/食品雜貨該抓多少預算?
問:物價高漲下,日用雜貨預算要調整成多少才算合理?
答:根據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全美過去12個月平均在家用餐的成本已大增10.9%。好比說,早餐麥片一年內上漲16.4%,許多人午餐吃的火腿三明治漲幅也驚人,火腿漲價8.7%、白麵包漲價12.9%,如果搭配薯片更不得了,薯片一年內漲價16.5%,晚餐如果吃雞肉,年漲幅是17.6%。
通貨膨漲是物價走高的主因,疫情導致供應鍊紊亂也助長漲勢。此外,禽流感推升蛋價,再加上氣候乾旱導致米、橄欖油及咖啡短缺而漲價,太多因素交錯、情況複雜,政府和企業就算想緩和漲勢也難,大家要做好日用品價格續漲的準備。
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美食品支出占可支配個人收入的10.3%,2020年比例為8.6%;至於雜貨預算究竟多少才合理?農業部每月公布食品預算,依不同成本等級按月、按周估算支出,分為「節儉計畫」(thrifty plan)、低成本計畫(low-cost plan)、中成本計畫(moderate-cost plan)和自由計畫(liberal plan)。
農業部在一家四口(父母外加一個6至8歲孩童、一個9至11歲孩童)假設前提下,針對四種消費計畫列出合理預算數字。
「節儉計畫」每周預算216.9美元、每月939.9美元,此一定義也被用於確定「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的補助金額;「低成本計畫」每周、每月預算各234.1美元、936.4至1014美元;「中成本計畫」每周、每月預算各291.5美元、1166至1263.5美元;「自由計畫」每周預算352.7美元、每月預算1410.8至1528.1美元。
除了參考農業部數據,另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
首先,青少年食量大得多,須增列食品預算,14至18歲男孩每周食品雜貨預算約84.5美元(農業部低成本預算為每周66.5美元、自由預算97.5美元),在農業部中度預算下,9到11歲孩子每人每周要吃74美元的食物。
男女有別,農業部為十幾歲男孩所分配的雜貨預算比同齡女孩、兒童或成人多,十幾年女孩的雜貨預算為67.3美元,比男孩少17美元。成人也是男女有別,19至50歲成年男性每人每周食物預算為83美元,同齡女性則為70.3美元。
列出合理預算後,該如何不超支?亞利桑那州擅長打理生活的專家羅斯(Eileen Roth)曾出書教導人生活和預算井井有條,他提出堅守預算的幾個方法,包括出門前預先擬訂購物清單、擬訂餐點規律和購物規律、不要盲目追逐折扣優惠券以免因小失大、特賣日再下單購物等等。
此外,控制外食也有助於省錢。根據農業部,2020年全美食品花費每一美元有27.9美分流向餐館等外食;就算要外食,也有省錢之道,例如,如果經常光顧某些餐館,可下載餐館應用程式加入忠誠計畫、獲得用餐折扣,此外,與其請專人送餐到家,不如自己跑一趟領取,可省服務費。
購買雜物很容易超乎預算,不妨善用一些訣竅,包括多利用網購而少到店裡採購、有計畫的使用折扣券、列出採購清單、使用紅利積點方案、購買商店品牌、少量多趟購物而非少趟大量購物等等。
針對網路購物,提供家庭用食譜的網站The Forked Spoon負責人蘭德哈瓦(Jessica Randhawa)經常透過亞馬遜(Amazon)應用程式使用全食品(Whole Foods)的雜貨配送服務,她認為,這麼做比到店裡購物方便得多,
蘭德哈瓦說,網購除了易於管理購物清單,還可在計畫食譜時輕鬆將所需食材添加到購物車,如果發現即將用完某一種食材,也可如法炮製,將該項食材添加到購物車;她說,到店裡購物必須開車、排隊等待、在貨櫃過道上閒逛,這些都很費時,而且比較容易衝動購物,平白浪費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