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影/拜登募款大會又「呆在台上」 歐巴馬神救援

林書豪爸爸新書揭秘如何「把夢想的問號變成驚嘆號」

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圖 對話馬凱琳 分享創作歷程

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共圖書館。(記者劉梓祁/攝影)
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共圖書館。(記者劉梓祁/攝影)

近日旅居德國的當代知名中英雙語小說家及編劇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共圖書館Stavros Niarchos Foundation Library分館,並與現居紐約的作家學者馬凱琳對話,分享了新書創作歷程、作品風格,以及對藝術與自由表達重要性的見解。

「米拉蒂」以1980年代初的中國為背景,敘述了主人公米拉蒂在離開文工團後,是如何從一位被動的藝術表演者,成為一位獨立思考與創作的年輕作家,同時圍繞她的個人經歷,反映中國兩代藝術家、作家、知識分子的覺醒與幻滅。

通過米拉蒂,嚴歌苓串起來了眾多形象,包括她的父親、母親、叔叔和戰友等人。嚴歌苓透露,新書「米拉蒂」中的女性角色真巧與其早期作品「天浴」中的女主角文秀共享一個原型,但兩個角色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

嚴歌苓說:「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有過被深深凌辱的經歷,而我也想展現從這種創傷中的重生。」

作為一個多產的作家,嚴歌苓已有超過40部長短篇作品問世。嚴歌苓認為,自己的寫作熱情首先源自廣泛的閱讀和家族中的文學傳統。其次,她還坦誠自己受到雙相情感障礙的影響。「這種病症好的時候,創作力像井噴一樣天馬行空。但在創作瓶頸期,又像陷入徹底的黑洞,無助無望。」

當被問及創作長篇小說是否會遇到困難時,嚴歌苓表示,幾乎每一本書的創作過程都有困境,都有「感到江郎才盡」和質疑選錯題材的時刻。「我的方式就是硬寫。每天堅持六個小時的寫作。就像練舞中的拉腿一樣,一旦突破了那個界線,就達到了自由境界。倒回來再重寫之前的一些片段就很容易了。」

嚴歌苓出生於上海,曾服役中國人民解放軍,12歲開始在文工團擔任舞蹈演員。1986年她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作品包括「陸犯焉識」、「扶桑」、「小姨多鶴」、「媽閣是座城」及新作「米拉蒂」等,被譯為英、法、荷、義、日等20多種語言,曾榮獲各項重要文學獎項。本次活動結束後,嚴歌苓進行簽售並舉行了抽獎活動。

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共圖書館。(記者劉梓祁/攝影)
嚴歌苓攜新書「米拉蒂」亮相紐約公共圖書館。(記者劉梓祁/攝影)

解放軍 德國 圖書館

上一則

華語動畫電影「藝術學院」 紐約首映 展現90年代青春軼事

下一則

堵車費將上路 MTA擬增班快速公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