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重拾吸引力?93%客流量不及疫前

紐約州主計長狄拿玻利(Tom DiNapoli)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紐約市93%的地鐵站客流量不如疫前水平,僅有約31個地鐵站較2019年人數有所增長或基本持平。
雖然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和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才剛宣布紐約市地鐵已重拾吸引力,但根據州主計長發布的最新報告,卻認為事實情況並不如此樂觀。
根據大都會運輸署(MTA)統計,全市地鐵去年的客流量超過10億人次,認為在列車內和車站內「感到更安全」的乘客量也增加了18%;州長和市長因而自信表示,改善的治安已經將人群重新聚集到公交系統中。
然而,州主計長辦公室的報告卻指出,全市425個地鐵站中,僅有31個,約7.2%的地鐵站乘客較疫前有所增加或基本持平,93%的地鐵站乘客則遠不比疫情前。
報告解釋,這些乘客人數激增的車站,主要是由於2019年都處於施工和關閉狀態,所以當前的重新開放使客流量從數據增長上有所優勢;其中包括皇后區的N、Q、W線經過的阿斯托利亞大道站(Astoria Boulevard),上月客流量激增274.5%,達到疫前的三倍,主要就是因為2019年基本處於關閉狀態。
「這些客流量增長的地鐵站主要是被周邊復甦的餐飲業、零售業和酒店業拉動」;市副主計長詹恩(Rahul Jain)指出,還有一些是因為處在通勤客聚集地,「曼哈頓的上班族對地鐵的依賴性極大,但我們發現下城金融區的地鐵站乘客也逐漸減少,主要是因為金融業仍繼續允許員工遠端上班的緣故。」
根據MTA統計,截止25日,全市五大區地鐵站進接待了350萬乘客,相當於2019年的62.3%。其中,L線所經過的布碌崙(布魯克林)Canarsie-Rockaway地鐵站,客流量是疫前的14.6%;A線和S線途徑的皇后區Broad Channel站,為疫前的20.6%;曾經乘客量眾多的4號和5號線停靠的華爾街站(Wall Street Station),也僅恢復到疫前的40.6%。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