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馬來餐廳巴迪Batik 2/6在皇后大道吉日開張
「巴迪」(Batik)團隊已經是第二次合作開店了。他們的營業模式很成功,老闆Tony毫無保留地分享了成功秘訣:和氣生財,回饋社區。
巴迪餐廳位於雷戈公園(Rego Park)「63 Dr-Rego Park」地鐵站街對面。餐廳開業這天,筆者遇到了這麼一群滿面春風的餐館人。後廚馬來菜和印尼菜的廚師,服務員,經理,全部都是股東。他們是幾個不同家庭的第一代移民,一個圈子裡共事二十年了,一直在皇后區經營著一家主打泛亞泰餐風格的餐館Spring Thai Fusion。當下正值春來萬物復蘇,美國經濟欣欣向榮地軟著陸,幾位多年的同仁友人決定再合力開一家立於他們文化之根的印尼-馬來餐館。
初識便知是個有趣的故事。再細問,筆者瞭解到他們這些年不僅是商業上的同行,更是在工作中找到了友誼和家的歸屬。二十幾年間,他們相互扶持,都漸漸為人父母; 對社區他們是守望者,潤物無聲中滋養著這個社區的文化與活力。他們分別來自於馬拉西亞,印尼,以及中國廣東。
他們的工作場所是熱氣騰騰的廚房,就餐大堂彌漫著馬來菜的清甜和印尼菜的濃香。餐桌上的菜品也展露了巴迪的烹飪融合風格。正如蠟染的華麗巴迪布在東南亞各地兩千年間傳承著,馬來和印尼兩類菜品也是自古就互相啟發的。例如,馬來西亞的「馬來鹵面」(Mee Rebus)會融合印尼的咖喱風味,印尼的「蘇丹炒飯」(Nasi Goreng Sultan)會加入馬來西亞的咖喱醬汁。它們都廣泛使用椰漿、香料和海鮮等食材,並以米飯為主食。馬來西亞餐中還能看出印度菜和泰國菜文化的交匯,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種類。與泰國餐的酸辣風味相比有所不同,印尼-馬來餐奶味更濃,酸辣更為濃重順滑。開業那天,馬來菜大廚Steven精力旺盛地來回照顧所有來客,其中有印尼和馬來兩家使館的八位來賓和一眾友人。印尼大使表示,這家餐館他以後要常來,也推薦給約會中的夫妻情侶。Broadway Energy的物流專家Tassan 還當場接受了拜登總統授予的社區義工服務表彰。一旁印尼菜大廚Joanna的暖心笑容更仿佛在說,美食可以治癒一切疲勞。
合夥人之一的Tonny解釋道,無論是工作中的困難還是生活中的挑戰,他們總是彼此扶持,共同面對。而與隔壁餐館的關係更是獨特而溫暖。他們之間沒有競爭,反而是默契的相互幫助。忙的時候,他們會互相補貨,送餐,共同度過難關。這裡每一位美食人都每日抱著照顧家人朋友的友愛之心,為新老客人用健康的食材和香料烹飪美食。在這個小社區裡,他們不僅是同事,更是家人和朋友。這種默契和社區精神不僅造就商業的成功,更是讓社區的每一位居民和商戶受益。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