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熱浪來襲 中西部、華府逾90度高溫將持續1周

華郵:紅州民主黨參議員拚連任 紛紛與電動車政策切割

記錄疫下封控的困與痛 華人藝術家陳幽隱個展開幕

疫情期間分別曾居北京和紐約的藝術家陳幽隱,帶來一組描繪中國嚴苛封控政策給人帶來的絕望、困頓與壓抑的藝術作品「風暴之前」。(記者許君達/攝影)
疫情期間分別曾居北京和紐約的藝術家陳幽隱,帶來一組描繪中國嚴苛封控政策給人帶來的絕望、困頓與壓抑的藝術作品「風暴之前」。(記者許君達/攝影)

表達了新冠疫情籠罩之下,在物理空間的幽閉之中與往日不同的情緒的主題展覽「風暴之前」5月下旬將在曼哈頓456畫廊舉辦。創作者陳幽隱的創作橫跨疫情爆發以來的四年時間以及從北京到紐約的不同空間,用自己的藝術語言紀錄了那段正在被遺忘的時間。

「風暴之前」的主視覺為一個與繪畫相結合的裝置,由窗戶及窗外風景的繪畫與窗簾和空椅子組成,模仿創作者被封閉在家時,對窗外的風景望眼欲穿的場景與心境。

陳幽隱介紹,她的多幅作品都是繪畫與裝置的組合,其中大量使用了類似紗窗的材質,它們包覆在畫作表面,讓人看上去彷彿像在斗室之內隔著紗窗望向遠方。被紗窗阻隔了視線的作品多創作於疫情封控時期的中國,在第一組作品中,即使非藝術專業的觀看者也能感受到其中透露出的壓抑、絕望與被束縛的痛苦,對於疫情期間曾經關注過或者親自體驗過中國嚴苛防疫政策的觀眾來說,圖像中對於外界和自由望眼欲穿的感覺完全有可能勾起他們對於那段痛苦經歷的回憶。

「我害怕這段歷史被遺忘了。」陳幽隱表示,她並不願對防控做政治性較強的論述,只希望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紀錄下個人經驗在那段歷史中留下的印記,如果能得到共鳴,那自然更好。

「風暴之前」的第二組作品以「火」為線索,描繪的對象從北京郊區農村焚燒秸稈的火焰橫跨到哈德遜河西岸的火燒雲,火焰的逼仄與火燒雲的開闊形成對比,反應了陳幽隱2022年從嚴格封控中的北京移居紐約的經歷。剛到紐約時,她雖然身在可以自由活動的中央公園中,但眼中看到的依舊是一些破碎的玻璃與橫生但被束縛的樹根,畫作所描繪的內容也充滿了富有衝擊力的色彩和線條。

整組作品的最後一幅創作於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描繪的是曼哈頓一處富有生機的角落。在這幅畫中,終於出現了比較明亮與輕盈的視覺效果,讓觀看者終於能從極度壓抑的疫情防控中走出來。

陳幽隱介紹,她在經歷「清零」時代並創作這個系列時,心態比較悲觀。作為一個曾經熱愛旅行的人,「有時經常會想,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但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無法改變什麼,所以只能把這種情緒轉化到作品之中。」

「風暴之前」展覽時間5月17至31日、每周一至五下午1時至5時,地址曼哈頓百老匯大道(Broadway)456號3層,參觀免費,諮詢(212)431-9740。

疫情 曼哈頓 百老匯

上一則

紐約市半價乘車資格放寬更多低收入居民可享受半價地鐵和公車票

下一則

中領館服務進社區 首登史島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