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戰滿半年 仍看不到盡頭

俄軍今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發動「閃電戰」,飛彈和火箭砲如雨般落在基輔城,爆炸聲震動歐洲和整個世界;美國時間本周二23日傍晚,即烏克蘭的24日,戰爭剛好滿半年。戰爭打了半年,停不了;再打半年,能結束嗎?眼前跡象顯示,仍看不到盡頭,結束無期。
半年來,俄烏兩軍死傷無數。美國中情局估計,俄軍戰死1.5萬,傷6萬;烏軍傷亡比俄軍更大,且有6000平民死亡,3月時戰況最慘烈,平民死了約3000人,其餘各月,平均死數百。除了死傷,更慘的是,有670萬人成為難民,逃到歐洲各地,其中向西逃的占了大多數,以波蘭、捷克和德國最多;向南逃到羅馬尼亞的較少,逃亡路線也反映出西歐富南歐貧的分別。
六個月的戰況,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爆發之初的閃電戰,俄軍聲稱可在數天之內拿下整個烏克蘭,但是卻辦不到,在沒有達到目的下撤退。
第二階段以烏東頓巴斯地區作為戰場,打了三個月,結果俄軍慘勝,在7月拿下主要城市。
第三階段是目前仍在進行中的烏南之爭,烏軍在赫爾松反攻,希望能在美軍先進武器支援下,奪回足夠的土地,這樣就有利於烏克蘭守住南部,避免「先失烏東再失烏南」的困難局面。烏南對烏克蘭的黑海貿易有重大影響,如果控制權全失,穀物將無法出口。
俄國的經濟狀況將直接影響戰爭的發展。最新民調顯示,普亭仍得俄國人民支持,60%的人說國家發展方向正確,只有20%說不正確。但美歐所發動的經濟制裁,已導致失業、收入減少和貨幣貶值,生活水平因此而下降,例如麥當勞的漢堡,牛肉被劣質肉取代,薯條也沒有了。俄軍動員20萬人,已死傷7.5萬,損失超過三分之一,民心大受影響。
烏軍的鬥志卻炸不掉,只要反俄的民族主義仍在,再加上美國的先進武器,抵抗就有可能維持下去,不致被俄軍所滅。
石油成為烏克蘭最大敵人。普亭的軍隊在戰場上掙扎了半年,但他卻在「能源戰」獲得勝利;半年來,俄國沒有停止過輸出石油和天然氣,每天收入達數億元,只要油氣保持輸出和創造收入,普亭的戰爭就可以維持下去。
油氣更成為比俄軍更重要的武器,包括德國、英國和法國,都因油氣供應減少和能源費大漲的困境,德國的電費比戰前竟漲了八倍,因此在政治上受到空前壓力。今冬將有一場硬仗,柏林、倫敦和巴黎都必須限電,已到了要靠限電才能挨過寒冬的困難時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