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金融時報:Adidas對中國高管遭控涉貪展開調查

涉「千人計畫」遭判刑 前哈佛教授將赴港大演講

Siri等AI科技 來自灣區不起眼非營利組織SRI國際研發

Siri和其他人工智慧科技是灣區一不起眼的非營利組織發明的。(取自SRI官網)
Siri和其他人工智慧科技是灣區一不起眼的非營利組織發明的。(取自SRI官網)

矽谷公司的運作方式,通常需要投資者在將其創新技術推向世界舞台之前投入大量現金,但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可能正在使用的一系列驚人的技術;從滑鼠標到被稱為Siri的語音識別技術,甚至是互聯網的基礎技術,竟是來自位於蒙洛公園市(Menlo Park)一個不起眼的非營利組織SRI國際(SRI International)。

這個組織最初成立於1946年,原名史丹福研究所(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1968年引入個人電腦的雛形,但最終因為國防開支,成為一個非營利組織脫離出來,當時學生抗議其在越戰時代的戰爭工作。這項工作大部分是由政府資助的,今天仍在SRI的實驗室繼續。

這個非營利組織探索機器人、人工智能、空間技術、健康研究和其他許多領域的進展;該組織的年收入約為4億元,其中大約85%來自政府資助,其凈資產約為2億元。

雖然私營公司在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投資巨大,但 「不同的是非常集中,因為需要有商業意義」,SRI的首席執行官帕克(David Parekh)說。SRI則採用不同的模式建立基礎技術,能授權給外部公司,或經常將其拆分,成為自己的公司。

例如,SRI的機器人小組在過去10年中已經產生7家公司,創新技術如 「算盤驅動器」,一種可以使機器人手臂更順利地拿起和放下物體的高效的滾動齒輪傳動裝置,已被授權給其他公司,成為下一代機器人技術的一部分。

機器人實驗室最出名的,是80年代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資助下,最初設想一個遠程機器人手術系統,以便地球上的醫生能對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緊急手術;這項技術從未上過太空,卻形成Da Vinci手術機器人和位於桑尼維爾的直覺外科手術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的技術基礎,後者是標普(S&P)500指數中估值超過1000億元的公司。

雖然由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創新模式往往更引人注目,並伴隨更多營銷炒作,但許多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都誕生於蒙洛公園市的這些實驗室;虛擬助理Siri是一個例子,它是由SRI的DARPA資助創建的,現在是蘋果手機和設備的標準軟件。

正如SRI首席執行官Parekh所說,巨大的飛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但從根本上講,創新仍然保持不變。

手術 投資 太空

上一則

少數族裔代表齊聚 呼籲「停止仇恨」

下一則

加州民權局設熱線 即時救援仇恨犯罪受害者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