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人口外遷 加劇灣區「厄運循環」

被遠距工作方式從辦公室解放出來的灣區富裕人士,正以比新冠疫情前更快的速度離開灣區,這一趨勢可能加劇復原緩慢的就業地區和市中心經濟的「厄運循環」(doom loop)。
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分析最新人口普查數據發現,在2021年搬離灣區九縣的人口中,年收入超過15萬元的家庭占32%,高於2019年的27.6%。
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研究主任萊茲(Abby Raisz)表示,儘管大部分搬離灣區的都是難以負擔當地高住房成本和生活開銷的低收入民眾,但富裕家庭出走比率上升,對灣區的稅收產生不利的影響。
萊茲說:「這個影響非常嚴重。我們必須開始發揮創意,思考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除了倒閉的商店和空蕩蕩的辦公室,灣區各市中心也正面臨著基本服務與交通等公共預算減少的問題。在經濟不確定時期,這些挑戰可能提高城市的預算赤字。
數據顯示,從2019年到2021年,灣區人口減少了2.3%,流失人口總數約14萬7000人;除了遷出的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遷入人口減少也是原因。
根據報告,在這段期間,舊金山都會區(不包括聖荷西)中位數家庭收入下跌4.6%至11萬6005元,反映出當地流失許多高收入居民,這些人通常是為了更實惠的房價和不同生活方式選擇離開灣區。
由於國際移民人數在疫後大增,灣區去年人口的減少速度已放緩,但因為遠距工作已成趨勢,意味著還會有更多白領人士向灣區說再見。
矽谷聯合創投(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執行長漢考克(Russell Hancock)表示,灣區科技企業今年裁掉許多員工、削減辦公空間,上班的人愈來愈少,在當地的消費也愈來愈少。
漢考克說:「我們的銷售稅收入已大不如從前,城市市中心經濟已出現『厄運循環』。」
萊茲表示,預計包括聖荷西、屋崙和舊金山等灣區大城市明年會出現預算短缺,將使遊民和犯罪問題更難以解決。她說,儘管有些城市正在尋找新辦法來重振市中心,包括將空置辦公室改為住房,但隨著辦公室租約紛紛到期,許多小商業可能撐不下去。
萊茲認為,領導人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防厄運繼續循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