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拉差辣醬曾上太空 辣椒減產面臨斷貨

多年前,陳德的紅公鷄是拉差辣醬曾被美國宇航員帶上太空,成爲迄今爲止上過太空唯一的辣醬。時至今日,陳德的是拉差一直恪守「不紅、不新鮮、質不好,不買」的「四不」採購原則。像時下持續乾旱嚴重缺貨的年份,處於原料採購最下游的他更是吃了大虧,面臨4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斷貨。
「四不」採購 沒有紅不要
滿大街都是辣椒,怎麽會缺貨?陳德拿出手機的存圖,市面上銷售的辣椒五花八門,青紅紫黃各種顔色,大小形狀不一,「我要的是這種,全紅,新鮮,肉厚,帶有綠色椒蒂」,就像早年設計的商標,紅辣椒新鮮欲滴,陳德說,老客人都能吃出他的辣椒醬的味道,新鮮辣椒不加水,就像同樣是紅酒,味道和價格千差萬別,他的是拉差辣醬在客人中打下了印記,他不忍心讓大家失望。
這意味著,在辣椒原料的採購中,他將自己的品質要求放在了最頂端,而時間上卻處於最下游。比如每年3、4月份甚至更早,墨西哥的辣椒已開始陸續成熟採收,但此時的辣椒都是青色。辣椒只有一直留在田裡繼續生長才會變成紅色。但在變紅之前,椒農通常都是有單就接,有貨就出。陳德說,由於種植場遠在國外,兩邊法律不同,工廠和種植場簽訂的合同也較爲鬆散,你種植,我收購,大家都是君子合約,農民擔心拖到最後賣不出去,所以常常都是趁早採摘上市,加上這些年持續乾旱減產,辣椒價格提高,大宗採購單價已從原來的400元一噸漲價到600元,依然供不應求,椒農採摘更早,陳德的採購更嚴峻。
為原料愁 收購難達標
「40年來都是為辣椒原料發愁」,陳德說,他很理解農民早早收成入袋爲安的心情。特定的品種,特定的成熟度,特定的品質,大大侷限在他採購辣椒的地域和價格空間。尤其是遇到天旱短收,作爲收購鏈最下游的他,更是雪上加霜。農民好不容易兩三年賺錢,總會擔心哪年辣椒沒有人買虧了本,所以變成了他自己要承受進不到貨的風險。
陳德說,事實上他每年單個種植場的採購量高達3萬噸,這個數量幾乎無人可比,但農民有他們的後顧之憂,他理解。他從越南移民來美,白手起家在這片土地上創建辣醬王國,自己不容易,也深深體會農民們的不易。
「我們每天都在期待」,陳德說,有時向農場說要三車,結果只來一車;有時說只有一車,結果半夜突然來了兩車。陳德和他的員工每天都像坐在過山車上,今年上半年3萬噸的合同,結果3000噸都沒有。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美超市和越南餐館,83個供應商嗷嗷待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