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烏克蘭和平峰會在即 賀錦麗代表美國與會拜登缺席

ISM製造業放緩 引發經濟成長擔憂 道指跌逾百點

華為NB面臨斷料 台灣宏碁、華碩有望分食市場

2023年中國PC出貨量為4120萬台,華為排名第三。(路透資料照片)
2023年中國PC出貨量為4120萬台,華為排名第三。(路透資料照片)

華為在中國筆電市場挾「主場」、「愛國品牌」兩大優勢,近年中國市占節節攀升,去年已成為中國市場第三大筆電品牌。隨著美方有意管制英特爾處理器供貨華為,華為筆電恐面臨斷料危機,將對其市占產生「災難性影響」,「中國雙A」宏碁、華碩有望分食華為市占,擴大出貨。

中國筆電市場因長年價格競爭激烈,加上全球電腦霸主聯想在母國市場優勢,海外品牌不易出頭,但台灣雙A仍在中國取得佳績,尤以華碩表現相對出色。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PC出貨量為4120萬台,年減17%,聯想持續稱霸,全年市占率高達38%,出貨量為1553.6萬台,但年減19%;華碩則排名第四,出貨量286.3萬台,年減24%,市占率為7%。

華為排名第三,去年出貨量398.6萬台、年增11%,是當地前五大品牌中,唯一正成長的廠商。華為市占率也自2022年的7%,提升至2023年的10%。

目前華為主要筆電大多採用英特爾處理器,若真的被美國限制,將產生災難性後果。業界人士指出,華為目前在電腦中央處理器領域尚未有真的能一戰的自研產品,若真的全面改成華為自研處理器,不採用x86架構,周邊廠商軟硬體的支援,也需要花上不少時間累積。

業界人士表示,華為若無法採用英特爾處理器,短期將空出一片市場,將讓前幾大品牌搶食,包含聯想、惠普(HP)、戴爾(DELL)、宏碁、華碩等,若以華為近年在中國「愛國品牌」屬性來看,陸系廠商將有更大機會吃到市場。

此外,儘管目前華為已有自研筆電處理器,如先前號稱從硬體到軟體皆「中國製」的商用筆電「擎雲 L540」,採用華為自研的麒麟9006C處理器,但後續卻被發現該筆電搭載的是台積電在2020年生產的5奈米晶片,時間點大約落在美國切斷台積電等晶片大廠向華為供貨。

至於在商用市場外,市場也傳出華為將針對一般消費性市場打造自研筆電處理器,將採用華為自研的泰山V130架構,且性能號稱不輸蘋果M系列晶片,但目前只聞樓梯響,尚未真的端出晶片。

華為 晶片 台積電

上一則

專家:中國電動車 估有1.5億輛增量空間

下一則

巴不得投資Nvidia的報酬率加倍?單一股票ETF崛起 但風險也加倍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