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國今年GDP有望增5.2% 續為亞太、世界經濟成長引擎

「中國證券報」報導,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主辦的最新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宣講會在北京舉行。而這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預計,今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3.8%上升至4.6%,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70%左右;其中,中國GDP今年有望增長5.2%,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達34.9%,繼續成為亞太地區及全球經濟增長引擎。
「報告」指出,儘管世界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但亞太地區將成為2023年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其最主要的推動力來自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和印度經濟增長保持韌性。
IMF預計,今年亞太地區的增長率將從2022年的3.8%提高到4.6%,比去年10月的預期高了0.3個百分點。該地區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70%,遠高於過去幾年的水平。同時,中國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達34.9%。
IMF最新預測並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上調0.8個百分點至5.2%,並認為「中國經濟重啟對亞太地區至關重要。」報告指出,國內需求尤其是消費需求增加,將成為推動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此外,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也將對亞洲地區產生更為明顯的正溢出效應。根據IMF估算,通常情況下,中國GDP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帶動亞洲其他經濟體平均增長約0.3個百分點。但與過去主要由投資需求帶來的溢出效應不同,這次溢出效應將更多體現在中國在消費和服務業方面的需求增加,且更為強烈。
「澎淎新聞」也報導,「報告」還預測,亞太不同經濟體的表現將出現分化。具體來看,亞太地區發達經濟體增長會放緩至1.6%,其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經濟分別增長1.6%、1.3%和1.5%;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將從去年的4.4%提高至5.3%。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