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4歲少年吃辣玉米片身亡 驗屍報告:攝入大量辣椒素

1元酒50分雞趐 這家連鎖餐廳便宜促銷還賺錢

台片登陸票房賣翻 「周處除三害」在紅啥?

阮經天在「周處除三害」的演出相當出彩。(取材自微博)
阮經天在「周處除三害」的演出相當出彩。(取材自微博)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3月在中國大陸上映不到2周,就突破4億人民幣票房。這樣的黑幫題材如何過審令人好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三害」,這部電影掀起的討論熱潮,恐怕是導演始料未及。

香港導演黃精甫執導的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3月在中國大陸上映不到兩周,便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目前暫居票房榜首。該片目前累計觀影人次已經突破千萬,12日票房突破4億人民幣大關。

BBC中文網報導,「周處除三害」講述由演員阮經天飾演的台北黑幫殺手陳桂林,在知悉自己患上肺癌末期之後,為「留名後世」,決定開始鏟除排名在自己前面的兩名通緝犯,並大開殺戒的電影。

B級預算 票房奪冠

此片獲得了台灣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多項提名。片中男主角阮經天的名字幾乎每天都成為中國互聯網熱門搜索詞,連他在影片中戴的粉紅小豬手表亦賣到斷貨。

「周處除三害」讓這款小豬手表暴紅。(取材自微博)
「周處除三害」讓這款小豬手表暴紅。(取材自微博)

1973年出生於香港的導演黃精甫近年移居台北,在新冠疫情期間完成了這部預算僅新台幣6000萬的電影。如今電影在中國大賣,家鄉香港媒體讚譽其強勢回歸,黃導低調簡短地表示,這部電影「無論在任何地方都不屬於能大賣的作品。現在有這樣的成績,當然感到非常意外」。

北京影評人弦子指出,這部影片在中國熱賣,在另一面體現的其實是中國觀眾苦審查制度久已的反應。她認為,「周處除三害」在其他市場,或許只是B級片(預算低、大眾化題材)的常規水平,但在暴力、情色鏡頭時常遭遇審查的中國,這部電影卻大受歡迎,體現了觀眾對暴力與娛樂性的渴望,這是成年人的正當需求。不過她也強調,該片得以上映,並不意味著審查正在放寬。

弦子解釋,這部電影本質上是香港B級片在台灣的一次本土化移植。除了對宗教元素的強調一直是這些年台灣電影的熱門話題外,該片最大亮點還是出自香港黑幫、動作、B級片的類型風格,包含著暴力美學、血腥鏡頭、密集的動作場面、快節奏等元素,帶給觀眾爽感與視聽刺激,這是該片在中國獲得票房成功的關鍵之一。

不滿內卷 以暴制暴受捧

中央社指出,這部電影以華語電影中較少見的以暴制暴題材吸引觀眾,也讓不同觀影族群都能在片中找到共鳴,甚至有許多中國影迷製作了各種二次創作,譬如「感謝尊者」的表情包,或是主角阮經天舉槍的照片,配上「給你三秒下班」字樣成為熱門的「網路迷因」(Internet Memes)。

當前中國社會「內卷」,超時加班的打工族對此深惡痛絕。有人模仿阮經天最後大開殺戒的情節拍了短影音,只是場景改成在辦公室。劇中「新心靈舍」教主的陳以文也被製作成各種圖卡,甚至配上他在另一部國片「陽光普照」中的台詞「把握時間、掌握方向」, 展現影迷創意。

這樣一部擁有港片DNA的台灣殺手電影引發票房、口碑追捧,各家影評人、自媒體搶著分析影片符碼、深層意義。

政治隱喻 影迷各有解讀

除了從具有佛教意涵的片名分析外,網路上不少分析是將黑幫電影與政治隱喻掛鉤。譬如,有許多影迷將影片本片解讀為政治寓言,片中由金馬影帝陳以文飾演的從殺手轉為邪教教主的身份,被兩岸三地影迷各自解讀,並以電影中各種片段佐證自己的說法。

譬如,有影迷聲稱,該片靈修堂的教主是台獨或美國,蠱惑了台灣人。但也有許多評論認為,該教主其實象徵著社會的不公不義,壓抑著不敢反抗的每個公民,因此最終需要有人弄髒雙手替大家解決問題,卻也反映著民眾自身的懦弱。

電影「周處除三害」中,刻畫盲目信仰的情節。(取材自微博)
電影「周處除三害」中,刻畫盲目信仰的情節。(取材自微博)

台灣影評人羅比告訴BBC中文網說,他認為該片是一部反英雄(anti-hero)的電影,這或也符合東方人心中以眼還眼、以暴制暴的底層價值觀,「是一個大家期盼會出現的偶像或梟雄」。因此,這也反映了這個現代社會的問題——「當透過正規方式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時,我們會期待由壞人來伸張正義」。

羅比又稱,「周處除三害」中的某些角色是隱喻政治上的人物,對他個人來說,那只是一種單純的政治意淫,是將電影做出不完整的過度解釋。

對於電影裡對宗教刻畫盲目信仰的情節,中共南寧市委會政法委的微信公眾號「南寧反邪」7日也用了電影的情節發文,教導民眾「認識邪教」。

集體意識 體現焦慮時代

中央社說,無論是對社會不滿者、想反抗「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6天)超時上班的年輕人、官方的反邪教組織、還是喜歡看到「惡人被消滅、壞人伏法」的人,甚至只是單純想看動作片的中國觀眾,都在這部電影中各取所需。

一位台灣電影工作者指出,商業電影在大部分時間會因為滿足觀眾對娛樂的需求與渴望而賣座,「但如果電影賣座到一個超乎常理,變成所謂現像級作品的時候,它所折射出的社會集體意識、心理狀態、深層焦慮、時代氛圍,就非常值得進一步研究」。

面對電影大賣以及各式各樣的評論,導演黃精甫向BBC中文網表示,事實上,就他而言,「嚴格來說『周處除三害』並非一部幫派電影,它更偏向於犯罪片,再嚴格一點來說,是一部殉道者的犯罪電影。

美國英雄累了 好萊塢片遇冷?

中新周刊/倪偉報導

進入3月「後春節檔」,在「周處除三害」票房節節攀升之時,同日在中國上映的另一部大片,則「撲」得無聲無息,預示著市場的另一種變化。

3月第一天,漫威宇宙新作「蜘蛛夫人:超感覺醒」(Madame Web)上映,票房慘澹,不到250萬元(人民幣,下同),影院排片隨即減少。

今年3月,好萊塢大片並未缺席,但影院經理們普遍對票房不抱太高預期。「功夫熊貓4」(Kung Fu Panda 4)即將上映,距離系列第三部已經過去8年,IP價值所剩多少還得打個問號。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哥吉拉大戰金剛2」(Godzilla x Kong: The New Empire)身上。

好萊塢「蜘蛛夫人」電影在中國票房遇冷。(取材自IMDb)
好萊塢「蜘蛛夫人」電影在中國票房遇冷。(取材自IMDb)

「我覺得『哥吉拉大戰金剛2』非常重要,如果這部能賣得不錯,說明好萊塢的一些IP在中國還是有市場的。如果它也賣不動,可能好萊塢IP在中國市場徹底要完了。」某影城總經理林希說。

曾經的票房靈藥,如今迅速跌落神壇。表現還算不錯的「速度與激情」(Fast & Furious)系列,從第八部到第十部,走出26.7億、13.9億、9.8億的下降曲線。「驚奇隊長」(The Marvels)第一部尚能斬獲10億票房,4年後的2023年,僅以1.1億元平淡收官;水行俠(Aquaman)第一部20億元,第二部4.6億元;「黑豹」(Black Panther)第一部6.6億,第二部1億元。

受好萊塢電影遇冷影響,自2020年開始,進口影片票房占比再也沒有超過20%。而近10年前,進口影片一度票房占比一度超過50%。

在林希看來,好萊塢本身在經歷著迭代,曾經叱吒風雲的超級英雄片和經典IP逐漸退出舞台中央,「美國電影本身講故事的能力也在下降,尤其是大片」。

至於中國觀眾不再追捧好萊塢超級大片的原因,則非常複雜,社會心態的轉變也是因素之一。「我們開始對電影裡無處不在的美國第一、美國中心主義不太接受了。超級英雄帶著美國國旗拯救世界,對這樣的故事,我們的觀眾沒什麼感覺了。」林希說。

好萊塢 香港 預算

上一則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 香港老戲骨:能出演筆下角色很開心

下一則

港二手樓價指數連跌3周 創逾7年新低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