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以色列官員:總理內唐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去年全球核武支出增13%破紀錄 今年恐逾千億美元

繼京杭大運河後 相隔千年、用700億再造平陸運河

2023年12月23日,施工隊在平陸運河馬道樞紐作業。 (新華社)
2023年12月23日,施工隊在平陸運河馬道樞紐作業。 (新華社)

距中國上一次開鑿人工運河,已有千年。千年之後,中國不惜巨資、傾全力打造平陸運河,除了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實踐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更是一項重的要戰略任務。

正在廣西興建的平陸運河,是中國自京杭大運河以來建造的第一條運河。是從構想到成為現實,前後花了百年醞釀的世界級大工程。有人問,花700億(人民幣,下同)再造一條世紀運河,值嗎?官方稱,2050年平陸運河運輸服務帶動GDP估計將達770億元,其成功突破「三項世界之最」的創新與技術難題也將輸出國際,成為「中國經驗」,當然值。

世紀工程 施工節奏求快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今年春節期間,馬道樞紐產業園區1900多名施工人員及作業人員中,有600多人留守園區,保證關鍵工序在假期不停工。從開工那天起,馬道樞紐就沒有停工過。中交二航局平陸運河馬道樞紐計畫負責人黃海波說,馬道樞紐計畫具有難點多、體量大、工期緊的特點,且是平陸運河的控制性工程,施工的節奏必須要快。

實際上,「快節奏」貫穿在平陸運河全線的整個建設過程中。平陸運河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程耀飛表示,平陸運河集團於2022年6月30日註冊成立,兩星期後他就來到平陸運河集團,隨即帶著12個人的團隊來到廣西欽州建設一線。彼時平陸運河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還未獲批,各項手續最終「都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完成的」。

極快的工作節奏,很大程度來自極高的重視程度。程耀飛記得,平陸運河建設動員大會場面宏大,14個設區市和區直、中直駐桂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以及參與平陸運河項目建設的相關單位和企業負責人都參加了大會。大會當天,交通運輸部長李小鵬出席並講話強調,平陸運河是優化提升全國水運網絡,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聯網工程,對廣西和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連通東協 打通任督二脈

從平陸運河對於推動廣西以及整個西南地區發展的角度,不難理解它所得到的巨大關注。廣西雖是唯一擁有出海口的西部省分,但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海拔落差,使得大部分河流未能就近向南入海,而是一路向東流淌。由於廣西沒有通江達海的水上通道,走水路的貨物需從西江經過珠江到廣州繞道出海,以致長期以來,西部貨物出海總是「捨近求遠」。

事實上,西江航運幹線最後一個梯級樞紐、西江黃金水道的「咽喉」──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年通過量已嚴重超負荷營運。如果把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港口看做廣西發展的「任督二脈」,平陸運河修通後,西江流域中上游船舶可經平陸運河從欽州港出海,相較於經廣州出海,縮短了560多公里航程。可謂廣西發展的「任督二脈」打通了。

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平陸運河的建成,每年能帶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運輸費用節約達52億元以上。 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胡華平說,平陸運河能帶動沿線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促進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形成運河經濟帶,提升沿江經濟帶,加速向海經濟發展。中西部的發展也受益,還能促進中國與東協國家經貿合作全面發展。

根據相關研究成果,預計2035年、2050年平陸運河運輸服務帶動GDP將達450億元、770億元,推動產業發展新增GDP將達320億元、1730億元;預估2035年、2050年平陸運河貨運總量分別達9550萬噸、1萬2000萬噸。

醞釀百年 3個梯級樞紐

平陸運河的故事其實要從一百年前說起。早在1915年,「督辦廣東治河事宜處」就對平陸運河勘測規畫。1953年,廣西省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開發平陸運河的建議。此後兩度勘測,1992年由廣西交通廳出具前期立案報告。1993年,國務院批准「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畫綱要」,平陸運河被列遠景建設項目。2019年8月國務院批准「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畫」後明顯加速。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建設現場。(新華社)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建設現場。(新華社)

不過,由於工程規模浩大、牽扯面廣、投資多等原因,這些開展於上世紀的勘察,直到2019年廣西交通廳開展的平陸運河航運規畫及技術性課題研究才提出實質性的前期研究。2020年末,廣西交通廳委託水規院等單位進行平陸運河計畫建議書編制,包括省水船閘技術研究等。

程耀飛說,過去幾十年來有關平陸運河的勘察中,珠江三角洲的壓鹹用水需求是建造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隨著百色、西津、老口等水利樞紐的建成,枯水期調節庫容增加。水規院原總工程師吳澎說,經過反覆論證,只需要增加4立方米/秒的調水量就可滿足平陸運河的通航要求。

正在興建中的馬道樞紐、企石樞紐、青年樞紐,也就是平陸運河的三個梯級樞紐,其樞紐船閘全部為省水船閘。根據平陸運河集團的數據,平陸運河的三大樞紐預計每年節省水量10億多噸,大概是800萬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

沒有先例 創3世界之最

平陸運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韋德鑑表示,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後,通航等級最高、可通航船舶最大、全國首條內河船舶可直達海港的大運河,馬道樞紐、企石樞紐船閘創造三項「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內河省水船閘、世界最高水頭的省水船閘、世界運行速度最快的省水船閘,「國內沒有先例」,項目建設技術要求高,專案的建置存在許多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需要破解。

在平陸運河青年樞紐,施工隊正在興建水閘。(新華社)
在平陸運河青年樞紐,施工隊正在興建水閘。(新華社)

身為工程勘察設計專家30多年的吳澎說,放眼全國,平陸運河的技術難度在所有水運工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實際上,平陸運河建設中所面臨的許多難題都很「新」。 比如土石方的開挖和利用是一大難題,平陸運河整個工程土石方開挖總量預計達3.39億立方米,相當於三個三峽船閘的開挖量。

如此大規模的土石方,挖掘後該如何處置?黃海波提及了七大利用方向,包括抬填造地、園區回填、土地復墾、吹填造地(海上)、工程自用、綠色建材、礦坑生態修復等。船閘如何實現高效率輸水和省水是另一大難題,簡單來說,這需要設計複雜且巧妙的輸水廊道,以及快速啟閉的船閘閥門,同時,平陸運河的樞紐船閘也必須省水。同時滿足這些要求,技術要求極高。

創造標準 之後輸出經驗

從許多層面來看,平陸運河都是一項特殊的工程。「平陸運河之前沒有標準,要創造標準。」黃海波說,平陸運河現在是將公路、水運、橋樑等各種土木工程相關的建設標準結合起來,再創造更高更嚴格的標準。韋德鑑說,2023年,運河主體工程共研發、引進新技術49項。平陸運河在建設上的創新,也是在為之後同類型水運工程輸出經驗。

平陸運河經濟帶的建設正在加快,沿線城市已經開始行動。欽州是平陸運河的建設一線,是個被平陸運河穿城而過的城市。欽州市長王雄昌在2024年1月表示,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加快建設,欽州向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欽州通過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提升了向海經濟綜合實力,加快了臨港產業群聚發展,促進了縣域工業向海發展」。

毋庸置疑,這個一百多年來眾多有識之士主張過的構想正在成為現實。

國務院 投資 中共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救命錢來了?萬科大股東深鐵擬認購REIT逾1.5億美元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