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章魚漲到比和牛還貴 日本糧食價格高漲 章魚燒業者苦不堪言

遭奧客潑咖啡、吐口水…辣妹店員抄榔頭狠砸擋風玻璃 網一面倒狂讚

替代維園論時事…港獨立書店增 學者:國安法創造的公民社會

學者:國安法創造的公民社會
學者:國安法創造的公民社會

以往六四香港人會到維園悼念,現在不能到維園,有獨立書店成為港人悼念的替代空間。學者研究發現,香港國安法反而令獨立書店成為另一個公民社會空間,不只是賣書,更是聚集大家討論社會議題的地方。

佛光大學社會學暨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鄭祖邦表示,自從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香港的獨立書店數目增加。

鄭祖邦表示,2020年香港實施國安法,理論上獨立書店應更難生存,但他訪問了多間獨立書店店長,發現在公共圖書館將書籍下架,市民討論社會議題的空間減少,公民社會縮小下,反而給予獨立書店一個商業營運空間,更成為另一個公民社會。

有獨立書店店長說,書店不只是賣書,更會辦活動討論大家關心的議題,活動不收費,經常吸引到新的參加者,「讓人有一個安全的空間走在一起,那種社會過去能夠討論的,每一種議題都能夠在我們這裡進行。」

該店長直言,有很多警察或不同部門經常「關心我們」。

有書店店長表示,恐懼是有的,但評估風險後認為,就算被控告出售煽動性刊物,被判坐牢大概只是一、兩年,所以沒分辨哪些書是危險的。

另一位書店店長表示,他沒有太多自我審查,選書主要是隨自己喜歡,反而認為是出版社首先遇到壓力,處於政治控制的前線。政權可能覺得最重要的是控制出版社,書店便沒有「危險」的書可賣。

對一些店長來說,經營獨立書店是保留香港的價值。有店長表示,很多人把公民社會的期望及一些感受投射到書店,「如果有這樣一間書店,香港人會覺得比較安心。」他賣的書在香港連鎖書店已經不能賣,而在獨立書店還能賣,「對香港人來說好像有一種價值還未破壞。」

書店 香港 反送中

上一則

中國首位染疫明星 「浪姐」金莎確診 工作人員證實

下一則

台片登陸票房賣翻 「周處除三害」在紅啥?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