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0億美元級富豪 中國969位全球居冠

民主黨眾議員鮑曼:禁TikTok歇斯底里 源於仇外心態

港7月PMI放緩 全年GDP料萎縮1.7% 零售估難起色

香港7月PMI放緩,外界預估零售難有起色,全年經濟料萎縮1.7%。(中新社資料照片)
香港7月PMI放緩,外界預估零售難有起色,全年經濟料萎縮1.7%。(中新社資料照片)

隨著疫情放緩,市場需求轉佳,標普7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4個月處於擴張區域,錄得52.3水平,惟較6月放緩。由於市場人才流失,企業增加成本挽留員工,以及原材料和運輸價格上漲,令到整體投入成本連漲22個月。

明報報導,此外,大和發表兩份報告跟進香港的經濟發展,看淡香港下半年的經濟,並將全年經濟預測再次下調至萎縮1.7%。大和又認為第二期消費券發放的正面影響有限,預期本地零售業於未來幾季仍不會見到起色。

7月的數據顯示,香港PMI由6月份的52.4降至52.3,反映私營經濟連續4個月高於50水平的盛衰分界線。受惠於新冠疫情趨穩及防疫措施放緩,有利於企業新接訂單和增產,均錄連續四個月升幅,整體經濟持續改善。值得留意的是,反映價格方面的整體投入成本,受採購價格與員工成本帶動,持續錄得22個月升幅。由於就業市場再現緊張,當中不少為自願離職者,公司為了挽留及吸納人才,將員工薪酬調高,令7月的員工成本向上。

香港出口數字則反映貿易情况依然受疫情影響,銷往中國內地的訂單量連續14個月萎縮,銷往海外的訂單量為第二個月萎縮。調查顯示,疫情繼續衝擊內地市場需求。在船期延誤的情况下,供應商表現亦錄連續15個月倒退。展望未來一年,香港私營企業於7月由看淡轉為樂觀。業界憧憬疫情紓緩、內地放寬防疫限制後,經濟得以持續復蘇,看好前景。

大和表示,由於美國及歐洲將陷入衰退或滯脹,加上中國經濟放緩,相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香港的經濟環境將變得更為嚴峻。雖然消費券發放可起提振作用,但並無法抵消海外及本地疲弱的投資需求。

香港 疫情 防疫

上一則

鄭州版「忠犬八公」 牠守在去世主人家門2年後病逝

下一則

大數據脫單 她1年相親300次 用EXCEL統計找到對的人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