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阻貶人民幣出重手 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不停,中國人民銀行再度出手穩匯。人行26日公告,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自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零上調至20%。隨後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瞬間拉漲300多點,之後短線震盪,截至晚間10點再度反彈至7.1458。不過市場人士認為要穩,預期需要更大力度的措施。
此外,為穩定流動性,人行持續進行逆回購操作。人行26日也開展7天期42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58.7億美元)和14天期93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利率分別持平於2%和2.15%,因有20億元到期,實現淨投放1330億元,而單日淨投放創近七個月來最大。
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人行2015年創設的維持匯率穩定的政策。它要求銀行把客戶做遠期購匯業務美元的名義本金的20%存入人行,存期為一年,不付利息。
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相當於銀行每接受一筆做遠期購匯業務,就有20%的美元資金被人行凍結,增加了銀行的資金成本,這個資金成本會折算在遠期購匯業務的報價中,變相提高了遠期購匯的成本。
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人行的「逆周期調節」工具,用意是透過影響匯率遠期價格,調節遠期購匯行為。此次調整基本的作用是,透過價格手段引導市場預期。即價格貴了,觀望的多了,遠期購匯少了,匯率貶值壓力小了。
人行上次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是2020年10月12日,為了緩解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將準備金率從20%下調至零。這一次為了緩解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上調準備金率至20%。
而這也是本月人行第二次出手穩匯率。5日,人行宣布自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下調至6%。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明,人行此次調整,將提高銀行遠期售匯成本,降低企業遠期購匯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匯需求,有助於外匯市場供需平衡。
此外,人行自19日時隔近八個月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後,近一周靈活增減操作規模,而26日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放量至人民幣9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量也打破20億元「常態」,加碼至420億元,護航跨季流動性平穩的用意明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