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聘病毒偵探 防流行傳染病爆發

給還是不給?付「愧疚小費」有如被情緒勒索

德州人語/白紙運動和首次上街的留學生

中國反封控、爭取自由的白紙運動在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擴大到了海外,在全球華人聚居較多的城市都陸續有人舉辦了集會,以聲援在「國內」走上街頭的民眾。

而海外華人舉行抗議中國政府的集會並不新鮮,甚至可以說多到讓許多人疲倦。不過這次不同的是,參與者中有眾多的來自大陸的年輕留學生

雖然在自由寬鬆的其他國家走上街頭抗議,比起在牆內各大高校、各大城市的抗議活動的參與者們來說,算不上勇者,但也仍然意義重大。能有家底可以出國留學的年輕人大多已經是大陸中產階級及以上的家庭子女,他們自然也算是既得利益者,可也正因為年輕,還仍能共情社會中需要被幫助的大眾。同時,他們也大多面臨來自仍身在國內的父母的擔憂和壓力,因此走出第一步也並不容易。畢竟在華人文化裡,勇敢已經是最為稀缺的品格。

對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這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走上街頭為某種權利和訴求而聚集,也有某種東西在意識裡覺醒了。雖然他們害怕被現場可能的「臥底」識出,或鏡頭拍到,於是躲在口罩、墨鏡後面,但仍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年輕的身影。在社會運動這個領域,他們稚嫩得像是第一天到校的小學生,在本應該火熱的集會現場,多少有些不知所措。或許他們還並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具體是什麼,但他們意識到了這裡有問題,這是一個開始。

在搞民權運動的「老油條」們看來,這些學生們固然是沒有綱領,也沒有固定口號,更沒有帶頭領袖,而且還沒有運動經驗,連集會用的物料都是慌亂準備的。學生們大多是出於憤怒希望做些什麼,於是跟著經驗豐富的美國同學有樣學樣而組織起來。一些活動忘記準備喇叭,或者無法播放音樂,沒有活動議程或發言順序。最重要的是,許多中國學生仍比較矜持,也因而導致一些原本是學生們組織起來的活動,遭其他積極發言或大拉橫幅的民運團體「劫持」,成為他們主場。而懵懂的學生們則較少獲得,也不懂爭取,說出自己心聲的機會。

但他們事實上有很多想說的話,或許只是太突然,他們當中大部分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何況在海外華人社區,有來自新疆維族、香港、西藏以及六四運動的各類團體,民權運動圈層的生態十分微妙,忽然闖入這個領域的大陸年輕學生們聲音仍是太弱,更不懂如何在其中生存。

在「白紙運動」中,雖然大家的訴求各不相同,但最大公約數的訴求恐怕非常低,只需防疫政策一旦放鬆,就難以再凝聚大量人群的憤怒。因此也很難說未來這些留學生是否會成長為海外民權運動的一股力量,但思想上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必然會有一天生根發芽,至少此後他們不再感到孤單,在封禁的社交媒體上也能心照不宣。希望終將有一天,他們能大聲說出他們的訴求,他們日漸成熟的思想,能成為主流的聲音。

華人 白紙運動 留學生

上一則

年底假期入住聖誕主題旅館 室內滑雪場玩個夠

下一則

喬州23都會區 僅華納羅賓斯住房可負擔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