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法國世界報社論:不能把習近平當朋友 馬克宏不應抱幻想

凱特王妃抗癌超煎熬?友人驚曝:看了很心碎、像走在地獄

汪曉青「母職」作品 找回自我及創造力

汪曉青的「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作品,藉由連續多年的攝影紀錄,重新找回母親自身的主體性。該作品近日在紐約攝影博覽會AIPAD展出。(汪曉青提供)
汪曉青的「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作品,藉由連續多年的攝影紀錄,重新找回母親自身的主體性。該作品近日在紐約攝影博覽會AIPAD展出。(汪曉青提供)

長年專注於女性認同主題的藝術家汪曉青,日前應亞特蘭大台灣長老教會(ATPC)邀請,暢談她的「母職創作」理念,如何讓她找回自我並展現身為人母的豐富創造力。

汪曉青1972年生於台灣台北,擁有英國布萊敦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藝術創作博士學位。她長年專注於女性認同、創造力與視覺文化等主題,透過攝影、繪畫、複合媒材創作。目前她為台灣青田藝術空間負責人,並於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擔任助理教授。

身為三姊妹的老么,汪曉青自小對於女性的社會角色感到困惑。大學時她開始創作,試著用藝術找出女性的感受與困境,也想證明女性也可實踐自我。

2000年,她與先生初至英國攻讀博士時突然發現懷孕。面對將成為媽媽的龐大壓力,緊接著可能失去自我,甚或犧牲創作、求學及過去努力的恐懼,以及孕期的不適排山倒海而來。她當時以大量自拍,記錄下自己孕期悲慘但真實的模樣。

她表示,綜觀藝術史上極少記錄女性孕期不適或掙扎的作品,「如此重大的經驗為何沒有被展現?」後來回台待產,她遇到許多對於孕婦不友善的經驗,都讓汪曉青深刻感受「如果母親角色不被重視,至少我要重視自己,正視自我存在,把我所正創造的母職給記錄下來。」

之後,汪曉青開始創作多個系列作品,包括「關係測量」、「我的兒子和我一樣高」、「母親如同創造者」等。她表示,藉由這些母職創作,讓她由哀傷與抱怨女性身處弱勢中,找到以女性特有的思維方式積極尋求解決。

汪曉青說,母職並非意味全然犧牲及放棄自我,母職本身也極具創造力。而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她後期的創作也加入了兒子的想法,更像是一個母子間的共同創作。

這些母職作品,自2007年起開始受到國際藝術界肯定,她獲邀至多國參展,其作品也於2014至2016年代表台灣至海外20多國巡迴展出。

其中,「母親如同創造者」系列作品,藉由連續多年的攝影紀錄,重新找回母親自身的主體性。其特有的風格,也在當代藝術史上獨樹一格。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稱其為「將母職重新塑造為一項宏偉的事業」,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也認定它「改變並超越了母職的陳腔濫調」。

汪曉青說,曾有女性觀眾表示,自己十分渴望當媽媽,但卻對社會對於母親角色的沉重期望感到害怕。看了汪的作品後,讓她增強了勇氣,覺得兩者是有平衡的可能的。後來這位觀眾也順利的懷孕生子。

另外也有男性英國醫師看完展覽後表示,很羨慕女性能經歷孩子從自己身體生出來的經驗,以及保有與孩子間的緊密連結。這位醫師看完展後決定立刻回家陪小孩,希望男性也可以擁有與小孩親密的關係。

至於未來的計畫,汪曉青說,母職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狀況允許,未來也會繼續創作,將母職角色繼續紀錄下去。

汪曉青作品集:https://artanniewang.weebly.com/。

藝術家汪曉青(中排持花者)日前應亞特蘭大台灣長老教會(ATPC)邀請,與鄉親們交...
藝術家汪曉青(中排持花者)日前應亞特蘭大台灣長老教會(ATPC)邀請,與鄉親們交流並暢談其「母職創作」理念。(汪君璧提供)
汪曉青與她的多個「母職創作」系列作品。(汪曉青提供)
汪曉青與她的多個「母職創作」系列作品。(汪曉青提供)

亞特蘭大

上一則

日本海之滴褐藻糖膠 自然增強免疫力 守護健康

下一則

市長強森已批准 芝加哥警察將退出公校校園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