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洗錢免坐牢 靠這招護身符…當局沒人管
美國政府規定,銀行如果認為客戶資金來源可疑,就必須填寫「可疑活動報告」,交給有關當局。美國媒體BuzzFeed和英國BBC指出,只要銀行依規定通報,就算繼續為客戶轉移可疑資金,檢方也很難起訴銀行及其高層,一些銀行因此將「可疑活動報告」視為免坐牢護身符,一邊向當局通報,一邊繼續幫客戶轉帳從中牟利,從不阻止客戶疑似洗錢的行為。
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防制署(FinCEN)是打擊金融犯罪的部門。銀行若對以美元進行的轉帳有疑慮,就要向防制署通報,就算轉帳發生在美國境外也一樣。防制署去年共收到200多萬件可疑活動報告,是十年前的近兩倍,反映國際金融交易增加,以及銀行承受愈來愈多通報可疑活動的壓力。
不過在這十年內,防制署的職員減少超過一成。知情人士透露,在防制署,多數可疑活動報告都沒人看,遑論出手阻止犯罪。
•曾通報馬納福資金可疑8次…無人管
有時,銀行會連續多年就同一個客戶的可疑資金通報當局,同時繼續為客戶轉移資金。例如截至2013年12月,摩根大通已就川普陣營前競選總幹事馬納福的帳戶和公司,通報美國當局八次,可疑資金超過1000萬美元。
美國司法部前高級律師皮勒提爾,曾擔任防制署的防詐騙部門主管,他說,銀行把通報可疑活動當成護身符,使這個規定顯得荒謬,「不斷發出可疑報告,最後很難不觸犯防制洗錢法」。
滙豐銀行曾因協助一批毒販洗錢,2012年被美國當局罰19億美元,滙豐承諾改善,美國政府也派了獨立人士到滙豐內部密切觀察;但防制署這次外洩的可疑活動報告顯示,滙豐繼續為同一批毒品販運商轉帳並從中獲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