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來自北韓「屎的迫降」:空飄氣球裝糞便⋯兩韓的空中宣傳戰

川普再口出狂言 揚言「若中國犯台將轟炸北京」

烏去俄化 除了下架文豪大作 邊境還做1事

基輔一座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國家友誼的蘇聯紀念碑,去年4月已拆除。(路透)
基輔一座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國家友誼的蘇聯紀念碑,去年4月已拆除。(路透)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18個月後,烏克蘭的美術館不再展出來自俄國的藝術品,俄國大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和普希金的作品被下架,生活在邊境地區的許多人也停止說俄語。

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報導,隨著戰火延燒,烏克蘭人正加緊腳步消除俄羅斯文化的影響。

事實上,早在2022年2月俄軍入侵烏國前,「去俄羅斯化」運動就已存在,但這場戰爭加快了從公共場所清除蘇聯和俄羅斯標誌的行動,同時也強化了烏克蘭人的身份認同。

在這種「文化反攻」之下,數百條蘇聯時代的街道被重新命名,許多雕像被拆除,俄國文學作品也從書架上被撤下。

在哈爾科夫(Kharkiv),這種趨勢尤為明顯。哈爾科夫是烏克蘭東北部一個主要講俄語的邊境地區,也是入侵行動初期的重要目標。哈爾科夫市著名美術館傷痕累累的外牆和用木板封起來的窗戶,證明它曾遭受俄軍炮火洗禮。

館方人員菲拉托娃表示,莫斯科入侵後,「俄羅斯」一詞從其重要的「烏克蘭和俄羅斯藝術」部門名稱中遭到刪除,「這座城市正深陷痛楚之中,人們不會接受俄羅斯藝術,現在還不是時候。」

館長米茲吉娜(Valentyna Myzgina)指出,被認定出自俄羅斯藝術家的畫作都已被轉移到一個秘密地點,但目前無法確定何時會再次展出。

去俄化在哈爾科夫的公共廣場和公園尤為明顯。蘇聯時期和俄羅斯文化領袖的雕像,包括19世紀詩人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和劇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Alexander Ostrovsky)的雕像都被推倒或污損。

當地媒體報導,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和萊蒙托夫(Mikhail Lermontov)等俄國作家的作品將從學校課程中刪除。

許多哈爾科夫居民,包括從小就會說俄語、在俄烏邊境兩側都有親戚的人,如今都已改說烏克蘭語。過去,部分人曾嘲笑烏克蘭語是「農民的語言」。

據報導,「去俄化」主要起源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這種趨勢開始升高。

哈爾科夫一所頂尖大學的烏克蘭文學系系主任梅爾尼基夫(Rostyslav Melnykiv)說:「去俄化已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步。」

俄羅斯 烏克蘭 俄國

上一則

克里姆林宮:普亭不會出席普里格津葬禮

下一則

教宗對俄演講為何提沙皇? 梵蒂岡回應了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