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挺巴組織占領布碌崙博物館 藝術品受損 工作人員遭襲 34人被捕

以色列大遊行今登場 紐約警方嚴陣以待

膠木麻雀牌

港製膠木麻雀牌。(圖:作者赫連擁提供)
港製膠木麻雀牌。(圖:作者赫連擁提供)

大概十幾年前,我在加州一場大型骨董秀會場裡,淘到這三粒黃橙橙的港製膠木麻雀牌,上頭的花紋是手刻印染,年代莫約40年期間。

當時恰巧就在研究美國的膠木歷史。整盒麻雀牌被洋人販子散著賣到所剩無幾,每粒牌三美元,單價應該是比整盒買要貴些,再想想這幾塊錢不夠買杯星巴克,似乎值得投資。

膠木也稱電木,是早於塑膠發明之前的一種合成樹脂,廣用於製作鈕扣、電話與收音機外殼、湯勺柄、鍋蓋頭以及作為絕緣體等零件,流行於製造珠寶首飾則始於1909年,一直持續到1940年代,跨越了整個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時期,是美國時尚文化中頗具代表性的一段潮流,設計名家香奈兒與迪奧都曾推出膠木珠寶,在當時還是一種價格親民卻又非常有個性的飾品,塑性絕佳,染色鮮豔大膽,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仍非常前衛且不退流行。膠木首飾收藏配戴皆宜,在骨董市場的行情長年緊俏,稀有的設計與顏色不規則的花染最受藏家追捧。

膠木的製作配方以及其相關生產方式,曾經被原發明者申請了多項專利,所以製造權有很長時間都落在該發明人以及其家族繼承者身上。這也是港製膠木麻雀牌只在一個特定年代進口美國之後,就不再繼續的原因之一。

最初生產膠木的原材料中因含有石綿,在製作時會產生劇毒危害工人健康,幾度在美國禁止生產,雖然製成的產品本身在使用上和塑膠的性質相當。而以後的配方雖經過改良抽去了石綿,但無論是成本,還是安全性,都已被後來居上的塑膠給取代。

膠木生產因壟斷與安全問題出現了很大的斷層,在美國蒐藏者與骨董商眼裡,凡看到膠木製品都被八九不離十地認定是骨董。有些本地珠寶商人或設計師,會特別蒐購這種港製的古膠木麻雀牌回去改造成項鍊墜子、手鍊,或切割雕刻打磨成珠子串成項鍊或念珠手環,以具古玩色彩藝術品之姿態高價賣出。

辨認膠木可以透過幾種方式,最直接的自家測試是用熱水沖或包層布用手摩擦生熱,是膠木的話會發出一股樹脂味道,一般塑膠則沒有;另一種辦法是使用拋光除鏽功能的Simichrome藥水、或者美國坊間一種叫409的清潔劑來測試,只需用棉花棒蘸上一點,在物件的表面稍作擦抹,白棉花抹出黃色化學反應的是膠木 (該測試不會傷害到物件),不過此測試方式無法檢驗出黑色或表面上過其他保護塗層的膠木。

膠木會隨著時間推移,顏色出現不規則的深化,或因保存不佳發出味道,這也可能是不適合作為麻雀牌、後被塑膠所取代的主因 。

更穩妥的膠木鑑定當然是直接找專家。我就遇見過那種專精收藏與買賣膠木首飾和相關產品的美國骨董商人,厲害到光聽撞擊聲就能分辨。魯鈍的我聽過幾次熱情示範後仍不得要領,一時更想領著這位高人去趟舊金山華埠走訪某個小巷子,那裡有私人開設的麻將館,大白天能聽到陣陣洗牌聲,估計讓骨董高人站在門外「聽牌」片刻,應該可以辨別出屋內有無成套的骨董膠木麻雀牌。

星巴克 加州 華埠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時尚奶奶」愛普菲爾102歲辭世 去世前一天還在發Instagram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