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市議會常識黨團 呼籲11月公投廢除無證客庇護法

紐約皇后區10K路跑賽 華人跑團亮眼

旅行箱

去年十月回上海,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與好友一起邊散步邊聊天,聊到旅遊時不自覺地想到了旅行箱,說來也是有點奇怪,細數一下,發現自己的旅行箱,幾乎都是在香港購買的。

最早的一只是在崇光百貨買的。那時在上海工作,公司年末長途遊安排香港的自由行,周五出發周日回,我背著雙肩包一大早趕去浦東機場,中午時分就順利到達香港,住在銅鑼灣的怡東酒店。那段時間正值崇光百貨年末大活動,看中一只28吋ELLE的旅行箱,於是買了回酒店。除了首飾,把新買的手提包和一大堆吃的東西裝進去滿滿一箱,擔心超重還勻一些放進雙肩包,那時候的購買欲真的是很旺盛。

後來有一回住沙田,香港的朋友帶我去看跑馬場,還在那裡吃了西式午餐,朋友因為與人合養的一匹馬生病過世沒多久,所以心情黯然,我免不了陪著傾聽許久。隔天去了「史努比開心世界」,玩好之後立刻去買旅行箱,那次是幫朋友帶的,記得是一只29吋的,中文叫美旅的旅行箱。

還有一次住九龍的香港8度海逸酒店,那個酒店大堂傾斜的設計太特別了,所以印象滿深的。去香港的次數多了,對托運行李的規則也熟悉,是限重二十公斤而不限件數的規定,所以那次買了兩只新秀麗旅行箱,自己一只、幫好朋友帶一只。

初時是因為自己需要而購買,後來往返的次數多,每次總是輕裝而去、買好旅行箱滿載而歸,成了習慣。有幾次住機場附近的香港天際萬豪酒店,酒店距離東薈城的Outlet近,購物餐飲應有盡有。有一次朋友要我幫忙找一款運動鞋,因款式太新沒買到,28吋的旅行箱卻妥妥地又買了帶回上海。

到了二○一七年去德國出差,看到百年歷史的老牌RIMOWA旅行箱,滾輪、手柄、鉚釘,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那麼的精益求精,抵制不住經典的德國製造,於是在法蘭克福買了一大一小兩只,大的那只還是堪稱黑科技的RIMOWA電子標籤eTag旅行箱。這是僅有的一次不在香港買的例外。

二○一八年去香港工作後,周末有充足的時間經常沿著軒尼詩道閒逛到銅鑼灣,有一次彎去旁邊的駱克道上行走,看到一家美旅的專賣店,忍不住又進店看,還拍照片發給朋友,挑選了兩只旅行箱,那年又是一次滿載而回,去上海過春節……

十月的天氣秋高氣爽,心情也是格外的好,那天的散步中,我把那麼多年買旅行箱的事情,如數家珍,喋喋不休地說,時而也是頗有感觸,疫情前的那十幾年間,買過那麼多旅行箱、也去過很多地方,那些旅行箱就像朋友一樣,陪伴在身邊,它們的輪子隨著我的腳步而滾動。

旅行箱,是出門在外時必不可少的物品,它承載著一路所需的全部衣物用品,伴隨我們飛過廣闊天空、駛過山川大地,看一路風景。而旅行,能讓我們面對一片真實的世界,看到樸素、真實的自己。

帶著兩只旅行箱,年初我飛回舊金山。旅途中一度顛簸得厲害,令我想起那首「山丘」,我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而人生往往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當再次走在舊金山機場、走向行李提領區時,我知道我的旅行箱在不遠地方等著我。

香港 機場 舊金山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鏟蚯蚓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