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去年全球核武支出增13%破紀錄 今年恐逾千億美元

智庫:美國高科技核能慘輸中國15年 「2關鍵」奠定中方領先地位

港式紙包蛋糕

舊金山唐人街糕餅舖的港式紙包蛋糕,一直都是華埠知名的美食之一,隨家人移民美國直到念完研究所的這些年裡,我曾嘗遍華埠各大小餅舖與茶餐廳的紙包蛋糕,印象中沒有不好吃的經驗,只有細微的差別在於糖分的掌握。

直到1990年首度遊香港吃到正宗的茶樓紙包蛋糕後,才發現美國這頭真有手藝絕佳的糕餅廚師,把港味「移民」得淋漓盡致,也難說我一直以來在美國品嘗過的紙包蛋糕都是出自是正宗香港過海的師傅、亦或有天才徒弟承傳於此?總之,拜1997回歸之賜,記得那個年份的前後五年裡,身邊認識了好多香港新移民,其中從事餐館或糕餅業的還真有幾位。雖然無緣品嘗到他們的手藝,但我相信這些人能讓港式美味,繼續在海外為華人的味蕾撰寫傳奇。

與紙包蛋糕同類型的海綿蛋糕,在美國有幾種分類:戚風 (香港稱「雪芳」) 蛋糕、天使蛋糕、熱那亞以及法式手指餅乾(Lady Fingers)。紙包蛋糕給美國人的印象,我聽過最絕妙的形容是:結合天使蛋糕的蓬鬆感、雪芳蛋糕色澤及法式手指餅乾那層入口即化的皮層。傳統美國餅舖的糕餅多偏甜油膩,紙包蛋糕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瘦」蛋糕,少糖少油,且份量也承襲了港式特色,幾口就吃完,應是意猶未盡才更添驚豔。

透過紐約網友的採訪視頻,得知在美國竟也有墨西哥移民開的糕餅舖子在賣港式紙包蛋糕,而且還是特地去跟唐人街的香港師傅學藝,味道有模有樣無可挑剔,網搜比較原料作法之後才得知,原來西班牙的古早味糕點中,也有一款跟香港紙包蛋糕十分類似的海綿蛋糕,融會貫通掌握精髓應該不難。這年頭,人們對於美味似乎已可以不執著於「血統」。紙包蛋糕在美國已是「他鄉作故鄉」地扎實生根,至於是誰做的賣給誰吃早就不重要。

香港 移民 華埠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鏟蚯蚓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