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士叔叔

湯姆士叔叔是爸爸的朋友,自然而然,他的太太安琪阿姨也成了繼母的好閨密。湯姆士叔叔高大挺拔、英俊有型,從小我就很羨慕安琪阿姨,能有一位溫柔體貼、風度翩翩的丈夫。他總是對她百依百順,住在紐約時,更是常常陪著她出門享受曼哈頓的夜生活,燈火闌珊、人影交錯中,是他們的甜蜜回憶。
我一直不知道他和爸爸是如何認識的,他們既不是同事,也不像是背景相似的老朋友。直到湯姆士叔叔過世後,我才聽說,他年輕時曾自願前往納米比亞,投身當地的民主建設。那是一段艱困的歲月,他卻願意把青春獻給一個貧苦的國度,令人敬佩。
我十四歲時第一次來到紐約,當時爸爸和繼母才結婚三年,應該還算新婚。爸爸一生中幾乎沒有真正照顧過我們姊妹,所以那晚他起身為我和妹妹蓋被子,這個小小的舉動卻讓繼母心生不滿。幾次爭吵後,繼母終於做出令人震驚的決定:在短短二十四小時內,把我們送回台灣。
她以為從此可以獨占爸爸的愛,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沒想到事情卻走向相反的方向。從那天起,他們的家裡再也不曾平靜,爸爸始終耿耿於懷,時常因這件事與她爭吵。
後來,爸爸請湯姆士叔叔到台灣找我,他在毫無線索的情況下,四處奔波,終於找到了我。當時我對爸爸滿懷怨恨,不願回頭,但湯姆士叔叔用溫柔的語氣安慰我,一遍又一遍地傳遞爸爸誠懇的心意,最終打動了我。雖然我選擇回美國,卻堅持不再住進那個有繼母的家。
回到美國後,我選擇住校,繼母雖然為我留了房間,我也從未踏進去。偶爾回家吃飯,她臉上的悔意溢於言表,總是買東西、塞紅包,希望彌補過去的傷害,只是,那些年積壓的情緒,不是這麼容易消除的。直到我真正長大成人、生活獨立,心中的怨才漸漸釋懷。只是,爸爸與繼母因爭吵太多,感情早已受損,也因這段往事,日漸疏離。
等我成為母親之後,才真正放下了過去。繼母常常打電話來,久而久之,我們成了可以聊上一兩個小時的朋友。她從未提起當年趕我們出門的事,也沒有為此道歉,但她用大半生的溫柔與關心向我表達了歉意,而我也都感受到了。如果不是湯姆士叔叔,我可能再也不會回到美國,也不會完成學業,更無緣與父親、繼母和兩個弟妹團聚。
湯姆士叔叔在一九九○年離世。離世前不久,他開車送我回家,路上說了許多話,語氣充滿關懷與溫暖。但當時的我竟沒有認出,他瘦了很多,樣子也蒼老了許多,直到下車回家後,爸爸才告訴我他生病了。我才驚覺,那一位曾經風采翩翩的叔叔,在生命的尾聲中如此憔悴,而我,竟在最後一次見面時,沒有給他一個擁抱,這成了我心中難以抹去的遺憾。
前些日子整理爸爸遺物時,我翻到一張舊照片,是湯姆士叔叔和安琪阿姨的結婚照(見圖),湯姆士叔叔依然帥氣,照片裡的爸爸和繼母也年輕光鮮、笑容燦爛。這幾位深深影響我一生的人,如今都已離開,留下的,只有那些回憶和故事,靜靜陪伴著我走過往後的歲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