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教宗G7演說談AI危害 促禁用致命自主武器

澤倫斯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 將向俄國提出和平方案

針織時代

淘得三本一九一八年出版的針織系列雜誌(見圖),翻過一遍細細品味之後,不由得驚嘆。針織在百年前屬於美國婦女們所必須練就的「十八般武藝」之一,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已然敵不過工業技術的取代,以及生活科技化的無情汰換。唯獨時尚界不曾忘記它,將這耗時的技術列入復古的代表之一。

曾有群街坊婦女靠著一支鉤針或一對棒針,撐起一小片家計,同時滋潤了我的童年記憶。她們時常相約在自家客廳或者門口簷廊,搬張凳子圍成一圈,坐著織毛衣或鏤花桌布,為代工掙外快忙活兒,與此不忘天南地北閒磕牙,一天可以就這麼打發過去。自小我就特別喜歡聽八卦,同時追看美麗的成品在婆婆媽媽的巧手中隨著進度完成,放學後經常圍在忙碌的婦女之間轉悠,樂此不疲。

巧手的母親是代工婦女之一,偏不喜歡我一個女孩子家耳濡目染婆媽們說長道短,可又怎麼都趕不走,於是決定教我鉤織。

起針、鎖針、短針、中長針、長針、長長針、三捲長針以及引拔針,七種基本針法我在小學二年級已全掌握,還去蒐集婆媽們織剩丟棄的各色短線頭,打結接上再利用,挑戰混搭顏色,把接線打結的部分連著勾花隱藏起來。

鉤織培養了我的專注力與耐性,也讓母親滿意了我就此躲在房內織東西,不再圍著大人們轉。殊不知,一心多用隨之練就,房門外那些鄰里八卦在我邊織邊數針的同時,從沒耽誤吸收,就差沒隔牆扯嗓發表意見。

針織文化曾在歐美女性生活占有的重要性,跟傳統中國婦女必須精通刺繡應是同一道理。古早洋婦女們也有不少「針線活兒」可忙,足不出戶僅憑鉤針或棒針來為家裡製作各種「布料替代品」:衣帽、背袋、寢具、填充玩偶,甚至洗臉和搓澡用的大小毛巾。

在蕾絲尚且昂貴而又稍嫌不耐用的時代,針織內衣圍胸和領邊是許多美國小姐婦女們必要的「內在美」,將雪白的純棉紡線用鉤針或棒針織成一片蛛網般環環相扣的面料,具有鏤空輕盈的效果兼透氣的特性,有別於蕾絲內衣的妖嬈性感,滿滿的保守與純情別有風韻。

研究陳年的針織圖案,會發現繁複華麗是一大特色,反映出了那個時代有它特別的審美和講究,那是一種我們現代人不時強調卻再難擁有的慢活情趣。

疫情期間,網路上示範針織的影片大受歡迎,就算不按部就班學樣,光是觀看作者將平凡無奇的一團線織成一片面料,竟有說不出的療癒效果。

說到療癒,莫名想起有位很少見面的遠親,據說也是鉤織高手。其獨子交友不慎學壞,在一次闖禍進了警局之後,她這個做母親的被丈夫指責說是過分沉迷於織毛衣、不認真管教所導致,憤而將她手織的幾乎所有成品扔到街邊,點火付之一炬。

這位遠親從此不再鉤織,把所有相關工具材料全都轉送予人,沒多久竟患上了重度憂鬱症,兒子卻未能浪子回頭。求醫問藥幾度轉診,最後有醫生建議她培養一項專注忘我的興趣,譬如做手工,才總算尋得病因:織東西對她而言極有可能就是無形的安撫治療。更被疑早有心理病卻一直不曾發現,完全是因長期寄情鉤織而沒能發作。

八卦 疫情 憂鬱症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鏟蚯蚓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