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說故事》在馬老太家慶聖誕

印象中最初接觸到聖誕節一詞,始於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因饑寒交迫而凍死在本該喜慶的聖誕節之夜,令人刻骨難忘。由於小說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邪惡,所以在中國的小學課本中長用不衰。長大懂事後,我逐漸知道聖誕節其實源於宗教。直到來美讀書,結識一位名叫馬歇爾夫人的美國老太(馬老太),我們終有機緣在聖誕節躬逢其盛,感受到西方人慶祝聖誕節的祥和、歡樂氣氛。
我於一九八四年,在密蘇里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組織的聚會上,邂逅七十歲的馬老太。她的兩任丈夫先後過世,留她孤寡一人。
一九八五年夏,馬老太計畫開車從密蘇里去她落戶於新罕布夏州的大女兒家度假,需要有人陪伴開車。正好妻子這時來美伴讀,又值暑假,於是我們自告奮勇充當她的隨從。由於我們都沒有駕照,只好眼巴巴地看著她老人家兢兢業業地開車,我們在一旁鼓搗嘴皮子,幫她提神。
中途我們在一個小旅館歇夜,妻子與馬老太入住,我就在小車後座蜷曲著將就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我用保溫杯煮了杯方便麵當早餐。但我疏忽了,把保溫杯放在塑料面的椅子上,燙出個大洞。我心中不免忐忑,馬老太知道後只是笑笑,跑到旅館接待處做了說明,主動酌情賠償,為我排難解憂。
次日我們到達馬老太大女兒家。因為馬老太要在此待上一月許,所以我們夫妻倆出發去波士頓找老同學過暑假。一個月後,我們在波士頓會合,繼續搭伙返回密蘇里。
12月下旬,聖誕節將臨,我們兩個老中有幸獲邀參加聖誕晚會,而邀請我們的正是馬老太。
馬老太的家在哥倫比亞郊區一處森林般的區域裡,我們夫婦都屬無車階級,細心的馬老太安排小女兒開車來接我們。一到馬老太家大門口,就見屋簷四周張掛著串串彩燈,耀眼閃爍。進入門內,精神矍鑠的馬老太正在廚房準備晚餐。我們帶去妻子精心製作的蝦仁炒飯,給已點燃蠟燭的餐桌增添一道菜餚。
餐桌上,馬老太詢問我的學業進展,又詢問我們還在上海的家人情況,如同慈母對子女般的關切。晚餐後,大家歡喜地在聖誕樹下尋找寫有自己名字的小盒子,拆開來欣賞驚喜的禮物。我們給馬老太的是一個景泰藍小花瓶,而馬老太給我們的是一個蘇格蘭瓷盤,大家都有所斬獲,人人心情愉快。
晚會的壓台戲是大家圍坐在壁爐旁,馬老太彈鋼琴伴奏,全體合唱聖誕歌 ,美妙旋律洗滌心靈。
轉眼三十五年飛逝,馬老太於一九九七年病故。我們至今難忘來美後首次到馬老太家歡度聖誕的情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