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期待財報和就業報告 道指漲322點

I-95公路大車禍 紐約波士頓交通命脈中斷

浮雲遊子(上)

電影《浮雲遊子》的男女主角:王戎和仙杜娜。(邱瀟君.圖片提供)
電影《浮雲遊子》的男女主角:王戎和仙杜娜。(邱瀟君.圖片提供)

《浮雲遊子》你到底在哪裡呀?

這個問題,大約是現年七十六歲的楊敦平導演心裡還擱不下的諸多遺憾之一。

那年,他才二十六歲,年輕得還不懂得遺憾的年歲。

當我們二十六歲時,正在做什麼呢?

楊敦平導演在他二十六歲那年,用《浮雲遊子》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也創了許多紀錄。

1971年端午節,二十四歲的楊敦平從台北松山機場出發,飛往美國,口袋中只有一百美元生活費。他一到紐約立刻開始打工,並且進入紐約視覺藝術學校上課,開始一般留學生半工半讀的生活。

歷史的洪流從來不饒人。那年十月二十六號,台灣退出聯合國,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們坐不住了,成立「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聯盟」(簡稱「愛盟」),要為自己的國家發聲。

楊敦平在台灣是學電影編導的學生,畢業後曾跟在金剪刀導演陳宏明、票房金牌李行導演身旁當副導演,有過很多拍片經驗。

在這個歷史存亡之際,他這樣一個學電影的學生,可以做什麼呢?

他立刻跳出來,將打工省下來的錢,買了一台舊的十六厘米outlet手搖攝影機,三個鏡頭加上一個五倍的zoom鏡頭,開始利用所有時間,將這個大時代中發生在紐約華人之間的愛國行動記錄下來。

愛盟全美大會在華府召開時,楊敦平在周遭同學朋友的幫忙下,錄下會議中各組人馬的發言,拍完了三天會議記錄,趕回紐約送去沖印,然後和手中的記錄資料一起處理。經過兩個月工作,完成了全部的剪接編輯。1972年5月影片完成,大家看了非常感動,愛盟把影片送到台灣參加當年金馬獎影展,獲得最佳紀錄片導演獎和最能表達愛國精神獎。

這可是大事,在旅美華人圈子裡炸開了!

一個窮困的小留學生,在兩年內躍升為國際知名的金馬獎得獎人,報章雜誌的大力宣傳,引起了民眾注意,尤其是紐約僑界人士。

紐約華語電台董事長羅中朗先生,幾年來一直想在紐約拍一部華語電影,原本說好請白景瑞先生導演。白導演在義大利學成後,回台灣拍了當年最賣座的電影《家在台北》,一時忙得不可開交。羅老闆等了三年,始終等不到白導演來紐約,現在眼看紐約當地就出了一位金馬奬新銳導演,事不宜遲,立刻就聘請楊敦平來拍這部電影。楊敦平也很快答應羅老闆的邀請,他看完劇本並重新改編之後,大夥決定將片名定為《浮雲遊子》。

據楊敦平事後回憶:當時王戎是港台當紅的男演員,拍了《婉君表妹》、《庭院深深》等名片,並和甄珍合演《新娘與我》,炙手可熱。因為自己在台灣當副導演的時候,曾經和他有過合作關係,所以便硬著頭皮向王戒開口,邀請他當《浮雲遊子》的男主角。

沒想到片約不斷的王戎居然一口答應,還說,這是小學弟第一次做導演,一定全力支持。

王戎雖然答應演出,但楊敦平心裡還有事。他再次尷尬地開口,表示因為經費拮据,無法付片酬,只能支付來回機票和在紐約拍片時的開銷。

豪爽的王戎大笑著接受了這個條件。

這個時候,王戎和楊敦平都沒有想到,拍完這個片子,王戎真的就成了浮雲遊子。

楊導演記得,王戎下飛機後,因為水土不服而發高燒,但他只在旅館休息了一天,就抱病上陣。當時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年輕人,王戎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大哥,配合著大家盡心盡力地把片子拍完,圓滿開心地彼此告別。

楊導演說,片子殺青第二年,當他回台灣宣傳影片時,王戎的太太找上門,楊導演才知道,拍完這個片子後,王戎離開了台灣影壇,聽說去了香港,就此開展了他自己另外一段浮雲人生。

《浮雲遊子》在紐約拍攝了兩個月,剪接三個月,然後到香港配音。並於1974年在台灣、香港、東南亞、美國及加拿大的中國院線上映。片長九十一分鐘,是第一部兩岸三地的中國人,在美國拍攝並上映的商業電影,寫下華人在美國拍片的歷史紀錄。

翻看這個電影的工作人員:武術指導游好彥,攝影指導王寧生,藝術指導李小鏡,劇照柯錫杰,腳本周旭江,音樂作曲顧嘉輝。

「王寧生當時還在UCLA讀書,除了我後來留在美國外,這些當年的和我一樣年紀的年輕人,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發展成業界的頂尖人物。」楊敦平語氣中有許多遺憾,留學時代一起打工,開心合作的同伴們,拍完這部片子後,各自回國,落地生根,各個在攝影、舞蹈、導演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反倒是留在美國的自己,為了生活,走上了其他的道路,離電影的夢想越來越遠。

說到這裡,楊導演嘆了一口很長的氣。

「因為我讀藝專電影編導系,畢業後跟在李行導演,陳洪民導演旁邊拍過好幾部電影,所以非常注意技巧,我在這部電影中加入許多新的拍攝手法,推翻了傳統的攝影作法。但是當時我到底才二十六歲,缺少生活的體驗和歷練,在許多方面是不足的。所以電影出來後,毀譽交參。有人說拍攝手法翻新,而且電影中介紹美國留學生的生活,紐約的景觀都出現在鏡頭中,在那個出國困難的年代,對觀眾們是非常新鮮而且受歡迎的。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罵我小毛頭拍電影,狗屁不通。」想到當時的稱讚和責罵,七十六歲的楊敦平導演倒是雲淡風輕,哈哈一笑。

我心想,如果現在的楊導演還拍片,又會是怎樣的一部電影呢?

美國的大環境,對於拍電影非常支持。因為美國人認為電影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同時又有推廣文化的特性,所以只要拍攝電影,各方面都會盡力配合。

當時因為經費拮据,很多時候,租用場地、付特別演員的預算都拿不出來,但是美國各地區政府極力幫忙,所以電影中美國的自由女神、帝國大廈、時報廣場、林肯中心、中央公園、曼哈頓大橋、甘迺迪機場、地下鐵、渡輪、車站各種鏡頭,在各方的幫助下,都順利完成,而且常有警察朋友們來幫忙。

「那時候台灣民歌還沒有崛起、媒體文化的概念尚未成熟,我們算是第一批把電影當作文化創作的台灣人,也算是寫下了歷史紀錄。」

因為羅老闆拍攝經費不足,經過研究,楊敦平決定採用當時剛發明的「濕門」沖印技術。不用三十五厘米機器拍攝,改由十六厘米拍攝,將原來用作聲帶的部分改為畫面,也就是增加約18%的畫面,只比三十五厘米的畫面小一點,但由底片翻到三十五的正片時,使用濕門的方法,可以將畫面放到等同三十五厘米的畫面大小而粒子不變。這種改裝過的攝影機被稱為「超十六厘米」,但由於片門加大,中心點不動,加重攝影師構圖的難度,拍攝時掌鏡非常困難。

如此,便替劇組省了一半的費用,可以繼續拍攝下去。

當時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也正在拍他的成名電影《殘酷大街》(Mean Streets),他特別跑到楊導的片場來看劇組使用「超十六」拍片的狀況,因為它在當時的美國也是最新技術。

馬丁史柯西斯跑到片場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浮雲遊子》的一位女要角Sandra Cassel也正在他的片子中演出。Sandra當時剛因為拍大導演Wes Craven的《最左邊的房子》而成名。當年的故舊,如今都成為美國影壇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憶及當年大家初出茅廬,彼此請教支持的顯赫往事,楊導演臉上意氣風發,似乎又回到二十六歲時,在片場中吆喝叱吒、掌握全局、想要為自己為國家為天下做出一些什麼的年輕人。

「當年的情況和如今不同,那時中國人沒有什麼地位,要在美國闖出天下太難了。」楊導演幽幽地說。(上)(寄自加州)

電影《浮雲遊子》海報。(邱瀟君.圖片提供)
電影《浮雲遊子》海報。(邱瀟君.圖片提供)
導演楊敦平。(邱瀟君.圖片提供)
導演楊敦平。(邱瀟君.圖片提供)

留學生 華人 香港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最喜歡的一道菜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