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集團推$499智慧手機「吃到飽」月費47.45元

因應當前經濟 近8成美國人改變花錢方式

母親節幫媽媽存骨本 醫師教補鈣+1運動最有效

聽新聞
test
0:00 /0:00
女性更年期後,受荷爾蒙變化影響,骨質流失加速,骨質疏鬆風險大增;示意圖。(圖/123RF)
女性更年期後,受荷爾蒙變化影響,骨質流失加速,骨質疏鬆風險大增;示意圖。(圖/123RF)

陪媽媽母親節,送給媽媽最好的禮物,就是補足她的健康存款。

隨著年齡增長,媽媽的「健康存款」逐漸變少,女性更年期後,受荷爾蒙變化影響,骨質流失加速,骨質疏鬆風險大增。台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復健醫學中心部長周立偉說,不只保骨本,也要同時增加肌力,也建議停經後婦女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測,才能養好骨質、存好骨本。

多補充乳豆製品

適度曬太陽,保骨本和增肌力必須同時進行。周立偉說,日常生活中,「保骨本」、「增肌力」要同時進行,每天養成適度曬太陽習慣,增加維生素D,並規律、漸進式增加負重運動(抗阻力運動);飲食上,多補充高鈣、維生素D及蛋白質食物,例如乳品類、起司、高鈣的豆製品(如傳統豆腐、五香豆干)、深綠色蔬菜等。

周立偉建議,停經後婦女可進行骨密度檢測,男性也可在60歲至70歲左右進行檢測,必要時可以在醫師的處方下配合藥物改善。此外也要改善居家環境安全,增設扶手、防滑設備,外出時多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輔具,降低跌倒的風險。

負重運動最有效

周立偉說,至於哪些類型運動可增加骨質密度?適量且持續之運動,尤其負重運動,是預防骨質疏鬆最有效之方法,因為骨骼必須在有持續受力的運動下,才能強化骨質,尤其有計畫且安全的重量訓練,可減少骨質流失,且強化附於骨骼外的肌肉強度。

適當運動應是每周3次,每次達30分鐘,每次運動心跳達每分鐘120下至130下。建議類別如下:

‧成年人:做一些負重型態的運動,如慢跑、跳繩、快走、爬樓梯等運動。

‧停經後女性:瑜伽或健走。

‧老年人或已患有骨質疏鬆症者:可打太極拳或踩固定式腳踏車,避免太激烈。骨質疏鬆病人應避免背部過度屈曲運動(如常見的下腰運動),以避免脊椎壓迫性骨折。

周立偉提醒,要避免骨骼殺手,包括過量咖啡、酒精、高鈉飲食。骨鬆可能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飲食部分要注意避免過度節食,不吃太鹹、含磷、咖啡因過量的食物,避免服用會增加骨鈣再吸收(bone reabsorption)的藥物,可與醫師溝通用藥訊息,當然更要做到飲酒不過量、不抽菸,才能減少骨鬆風險。

周立偉說,定期骨密度檢查相當重要,建議可掛骨科、復健科或家醫科醫師諮詢,尤其以下五種適應症,更應注重骨密度檢查:

1.非創傷性的骨折患者。

2.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

3.先天造骨細胞不全的人,即「成骨不全症」。

4.50歲以上婦女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

5.攝護腺癌病患在接受男性荷爾蒙阻斷治療前後。

骨質密度檢查方法

常見骨質密度檢查方法有兩種:

一、超音波(QUS):測量腳踝、手腕或手指的骨質密度。儀器小可以移動、沒有輻射、過程快速,適合初步篩檢。

二、低劑量X光(DEXA):可檢查腰椎或大腿骨。受檢者必須到醫院放射科,躺在軟墊床上針對特定的身體部位做掃描,像脊椎和髖關節,需要15至20分鐘,準確測量骨質密度。

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高鈣食物 資料來源/台灣衛福部國健署 圖/RF123
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高鈣食物 資料來源/台灣衛福部國健署 圖/RF123

骨鬆 母親節 骨科

上一則

尿道反覆感染影響「性趣」 養成3種生活習慣助改善 

下一則

綠花椰菜的「防癌精華」別丟掉 醫傳授三吃法不浪費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