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蒙在鼓裡?逾百品牌大米樣本含危險高量砷和鎘

CNN引述「健康寶貝光明未來」(Healthy Basbies, Bright Futures)組織的報告指出,逾百品牌的大米樣本含危險高量的砷和鎘,而少量砷和鎘就足以造成糖尿病、發展遲緩、生殖器官中毒和心臟病等嚴重問題。
該組織研究部主任胡里翰(Jane Houlihan)說,幼齡兒童受重金屬汙染的問題特別令人擔心,因為從小就吸收重金屬,會影響智商、認知能力,甚至造成行為問題。
胡里翰的同仁15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人從店裡買來的米,四分之一非有機砷的含量高於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021年訂定的嬰兒米麥片(infant rice cereal)含量標準。她說,食藥局的標準是10億分之100(100 ppb),嬰兒米麥片的砷含量已減少45%,但一般三餐所用的米的含砷量標準,食藥局卻沒有制定,然而0-2歲嬰兒最大的砷攝入來源是稀飯和乾飯,不是米麥片。
砷是土壤、水和空氣含有的天然元素,非有機的砷,毒性最強。此處非有機是化學名詞,與「有機農耕」的有機不同。美國小兒科學會指出,砷是致癌物,生命早期攝入─包括胎兒時期─特別危險,可能導致流產、死產、早產,和嬰兒神經發展失調。
報告說,米飯是全球最大宗的主食,10幾億兒童經常吃米飯。全球0-2歲兒童,米平均占其砷攝入量的7.5%,占西語裔和拉丁裔同齡兒童攝入量的14%,亞裔更高達30.5%。亞裔兒童18-24月大時,因為主食米飯,砷的占比增為55%。亞裔家庭明白大米含重金屬,對砷的害處卻不甚了然。
美國稻米協會對CNN表示,美國境內生產的米,非有機砷的含量全世界最低,副會長克萊恩( Michael Klein)不認同報告所稱,有公眾健康安全的問題,承諾遵照食藥局的規定,確保美國米符合既定標準。他另指出,美國人飲食當中,最大的砷來源是水果、蔬菜和果汁,占42%,米只有17%。
胡里翰反駁說,數十種青菜水果才占42%,而米飯就占17%,顯然米飯是美國人攝入砷毒的最大單一來源。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