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教宗G7演說談AI危害 促禁用致命自主武器

澤倫斯基:一旦國際社會同意 將向俄國提出和平方案

手抖、腿軟…裝病逃避學習? 孩子因「這問題」被誤會

功能性神經疾患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手抖、感覺異常等動作,有時常被誤認裝病或逃避現實;示意圖。(圖/123RF)
功能性神經疾患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手抖、感覺異常等動作,有時常被誤認裝病或逃避現實;示意圖。(圖/123RF)

名國中生近來常出現莫名腿軟、下肢無力狀況,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帶他四處求診後仍找不出病因,有時休息幾天後就會康復,但只要提到返校、上課等關鍵字症狀就會再度出現,直到前往台灣雙和醫院小兒神經門診就醫,透過一系列檢查,最終診斷為功能性神經疾患(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isorder)。

挫折忍受力低 如同玻璃心

主治醫師周正哲指出,過去這類症狀的孩童常被認為是「裝病」逃避課業或學習,或是遭質疑心理素質不夠堅強、挫折忍受力低如「玻璃心」般;然而,其症狀的根本的原因在於其腦部相對脆弱,更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進而導致身體方面出現問題。

家長應及時給予關懷、支持

周正哲解釋,就像是腦部的「軟體」出現問題,而非「硬體」有缺陷,進而影響到肢體的動作與感覺等。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是人格養成的關鍵階段,正面臨著升學、人際及同儕關係等各種壓力,此時家長們如無法發現問題癥結,並給予關懷及心理支持,反倒持續成為壓力來源之一,往往只會讓情況更嚴重。

功能性神經疾患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手抖、感覺異常、暈厥伴隨類似癲癇的動作,周正哲表示,常被診斷為癲癇,但從腦波檢查來看,則看不出無明顯異常。

過去身心創傷 導致腦袋當機

目前該症狀機轉未明,但有研究傾向與跟腦部控制肌肉以及感知功能的部分相關,常見觸發因子為壓力,如課業、考試、社交及關係經營等,或過去曾發生過的心理創傷、身體創傷,甚至是病毒感染,都可能導致本來運作正常的腦袋突然「當機」。

因此,家長們如發現孩童有出現類似情況,周正哲建議,先以同理心來面對問題,並前往小兒神經科進行相關檢查,透過腦波檢查、頭部核磁共振,或是周邊神經傳導檢查,抽血等檢驗排除其他疾病影響的可能性。在治療部分,除安排職能、物理復健課程或心理諮商外,也希望與家庭、學校一同建立正確觀念與支持系統,幫助孩童治療順遂。(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提供https://healthnews.com.tw/

升學

上一則

含鈉量較少 醬油比鹽健康?

下一則

年貨堅果吃太多恐油脂暴量 營養師:1湯匙為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