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白宮官員與網紅都戴 十字架項鍊成信仰與文化熱門首飾

亞馬遜擬標示關稅成本 白宮:有敵意的政治行為

32歲男愛運動、每年健檢 跑步暈倒竟是急性心梗塞

聽新聞
test
0:00 /0:00
經過心導管手術後,患者病情獲得改善。(圖/醫院提供)
經過心導管手術後,患者病情獲得改善。(圖/醫院提供)

一名32歲年輕男性參加馬拉松比賽昏倒兩次,被送到醫護站休息後,仍然感到胸悶和呼吸喘,醫師經心電圖檢查後判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但該男子過去從未發生類似狀況,平時除了跑步,還會進行重訓等運動,並且每年健檢,吃保健食品養生。怎麼還會發生心肌梗塞?

對此,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薛朝文表示,心肌梗塞雖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但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緊湊、作息失調,心肌梗塞的發生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即便是年輕常運動的人,也可能發生血管阻塞。若同時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三高患者、肥胖、吸菸等高風險的狀況,更容易加速血管阻塞。

運動怎麼反而會引起心肌梗塞?薛朝文說明,若血管本身就有病變,就可能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突然惡化,導致心肌梗塞,威脅到生命安全。這名男子剛好發生在跑步時,運動時會讓阻塞的血管血流量比平常更少,胸悶胸痛等症狀會更明顯。

典型心絞痛就是在運動或是情緒激動時會變嚴重,休息時會緩解。不過,運動對於心血管的健康有益處,能讓心絞痛更早被發現,仍然建議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次中等強度運動。

薛朝文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是血管突然完全堵塞,只靠藥物不一定能恢復血流,須由專科醫師判斷是否進行心導管手術,現今的心導管技術已經十分純熟,大部分的病患都能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微創的技術使傷口如同針孔一般。該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放置了一支支架,術後第三天就出院。

薛朝文強調,常規的健康檢查不一定能發現血管阻塞,因為這類問題通常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如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或運動心電圖,尤其高風險族群,要更加留意胸悶胸痛等症狀,並考慮進一步就醫檢測,即使是年輕人,也不該忽視心血管健康,避免發生憾事。

三高 心血管疾病

上一則

季節交替醫師提醒RSV威脅幼童 及早防護降低重症風險

下一則

關稅戰、股市漲跌引發焦慮 中醫師提供3關鍵穴位自救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