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南灣矽谷又狂風暴雨大停電 民眾怨:歡迎來到第三世界

紐約布碌崙「嚴重無證駕駛」 過馬路華婦慘遭撞死

肝有症狀才求醫 醫病相見恨晚

肝臟沒有痛覺神經,等到身體不舒服時,多數已是肝癌發作。(Getty  Images)
肝臟沒有痛覺神經,等到身體不舒服時,多數已是肝癌發作。(Getty Images)

病人來看診,醫師仔細檢查完,病人走出診間。

「全身被看光光,也沒給半顆藥!」

看病吃藥是一般人的共識,有些病沒吃藥不行,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有些病不必吃藥,例如病人自覺有病,但醫師看不出毛病,判斷沒有病;有些病吃藥也沒有用,可能病入膏肓,無藥可醫;有些病不是吃藥能解決,例如車禍骨折等;有些病不藥而癒,例如傷風感冒,通常不用吃藥也會好,吃藥只是減輕症狀而已。

目前醫療體制下,不管醫師看多久,看得多仔細,健保給付都是一樣的,不像其他行業例如律師是按時計費的,可能一進門就開始按碼表的。每個行業不同,給付方式也不同。

有些病,病人不自覺有病,也不知要去定期檢查以防萬一,等到有症狀再去求醫,通常都來不及了。

例如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即使有了B肝或C肝,或肝硬化了,或肝臟長了一顆像橘子那麼大的腫瘤,人還是感覺好好的。可是等到猛爆性肝炎發作,或肝硬化厲害了,吐血或昏迷了,或肝癌很大爆裂了,或人瘦了下去,眼睛皮膚黃,再去找醫師求診,此時不用全身給醫師看光光,醫師也一定要給藥或住院治療,只是此時此刻醫病相見猶恨晚,醫治困難,屆時求醫師用更好的自費藥,即使不計一切要痊癒可能也很困難,而醫師也只能在診間擲聽診器大嘆一聲:「怎麼那麼晚才來呢?」醫病相見猶恨晚,這種劇本每天都在上演。

高血壓 車禍 糖尿病

下一則

追蹤10年…基因療法奏效 2血癌患者痊癒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