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密西根州槍案共9傷 8歲童頭部中彈 嫌犯疑自殺亡

理財/想成為百萬富翁 要善用這3種帳戶

聯合社論/淨零未成先缺電 台成減碳放牛班

朝野在立院對決,藍、白藉著聯手優勢,以58票對50票通過凍漲電價,並要求行政院即刻檢討能源政策。儘管立法院的決議不具實質拘束力,行政院可不理會;但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已搞到天怒人怨,立院凍漲決議卻擁有強大的民意為後盾。尤其,台灣已淪為「減碳放牛班」,政府若不即刻全盤檢討能源政策,層出不窮的缺電、斷電和環境汙染問題將遺害社會和子孫。

在野立委聯手凍漲電價,主要是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施壓民進黨政府正視能源結構扭曲及電價不合理的問題,並盡速提出對策。原因很清楚,蔡總統已表明接下來的問題都是下任政府的事,只求自己安全下樁,對於現下諸多問題皆置之不理。但未來四年,眼看著能源問題將百病齊發,賴清德政府若不處理,各種缺電、漲價、斷電問題將四處爆發,如影隨形。當好日子都被蔡政府過完,賴政府就只剩焦頭爛額的問題要面對。

如果台電時不時就跳電,人們當然對大漲電價感到不滿。如果已時不時跳電,民進黨卻仍執意要關閉潔淨、低廉又能救急的核電廠,民眾當然怒不可遏。尤其從淨零減碳的角度,核能的優勢相當明顯,卻遭到民進黨不斷抹黑及妖魔化,已到喪失理智的地步。

且看台灣減碳的國際排名,八年來由「後段班」直線下滑為「放牛班」。在全球180個國家的「環境績效指標」評比,台灣從2018年的23名,慘跌為2022年的74名。在「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則從2015的52名,下滑為2023年的第61名,甚至落後中國大陸。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都公開批評,政府永續及淨零政策「都是騙人的」。

減碳成績不理想,是台灣環境永續崩壞的主因。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中,台灣最差的就是「溫室氣體排放」,位居倒數第四,是非產油國的最後一名。在人均碳排、2030年減碳目標,也都被評為「極差」。對照民進黨口頭對永續與淨零的堅持,實諷刺至極。如此退倒,主要是能源政策錯誤所致,尤其是將兼具價格、低碳排和穩定供電優勢的核電廠汰除,而改用高價且不穩定的光風電力,同時又把製造更多溫室氣體和碳排的火力發電比重提高。去年,台灣火力發電占比高達八成,證實台灣是走在與「減碳」背道而馳的道路上。

發展綠能產業,是蔡政府替代核電、推動環境永續和減碳的重要策略。但八年來,在政策大力支持、資源無限投入下,綠能目前的占比仍不到一成。其中,除少數「綠色產業」受惠,並誕生像雲豹、力暘那樣的「綠能新貴」外,對環保的貢獻有限,環境生態反遭大肆破壞。亦即,所謂能源轉型,綠能產業效益不彰,反助長弊案四起的金錢遊戲,台南清理不完的光電弊案就是明顯案例。

近幾年各地停電頻傳,蔡政府仍堅稱台灣不缺電,並堅持核電不延役。賴清德日前宣布「二次能源轉型」,提到蔡總統的「非核」,宣稱會加速地熱、氫能、生質能和海洋能的開發;顯示賴清德看見風光兩電的瓶頸,卻放不下民進黨反核神主牌。他強調的「二次能源轉型」,是否真能解決社會困擾的缺電問題,抑或只是為另一批人創造發財契機?

對於能源轉型,賴政府如果仍緊抱神主牌,減碳轉型繼續空口說白話,問題恐怕不會有解決的一天。

減碳 民進黨 綠能

上一則

中共操作灰色地帶? 國安局:馬祖海纜斷線 過於頻繁

下一則

新鮮人淪青貧族 賴政府有解方?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