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每七人就有一位「失主」 趕緊上這個網站查查意外之財

建於1948年 要價170萬的384平方呎庫比蒂諾小黑屋售出

紐西蘭液態乳後年零關稅 衝擊台灣酪農業

台灣與紐西蘭多年前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本土酪農業影響最大,因2025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及大部分乳製品關稅將全面降為零,恐讓高生產成本、高售價的台灣酪農業面臨生存危機。圖為連鎖超市內的小農鮮乳。(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與紐西蘭多年前簽署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本土酪農業影響最大,因2025年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及大部分乳製品關稅將全面降為零,恐讓高生產成本、高售價的台灣酪農業面臨生存危機。圖為連鎖超市內的小農鮮乳。(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與紐西蘭在於2013年簽署「紐西蘭與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經濟合作協定」,後年起紐西蘭進口液態乳將「零關稅」,讓高生產成本、高售價的台灣酪農業面臨生存危機。酪農盼農委會協助解決過剩乳源問題或提出離牧補償方案,但農委會卻以環保稽查、嚴查超養等方式讓酪農減產,讓酪農直呼「情何以堪」。

台灣酪農約500戶,乳牛在養量約10多萬頭,每年生乳總生產量約46萬公噸,另外每年約進口7、8萬公噸;目前,台灣乳量過剩,農委會目標是年產生乳40萬公噸,等於要減產15%、6萬公噸生乳。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表示,台灣地處亞熱帶,酪農生產成本遠高於溫帶的歐洲、北海道,因此,台灣牛奶價格為歐洲的1.5倍,未來紐西蘭牛乳零關稅後,將更衝擊台灣牛乳競爭力。

方清泉說,酪農正受進口損害,乳業協會請農委會協助解決酪農可能過剩乳源的問題,農委會卻一直迴避問題;農委會要酪農減少飼養規模、減少乳量生產的方式是加強環保稽查、要求各縣市政府查嚴查牛隻超養,「任由乳廠欺壓酪農」。

「業者光應付環保稽核、被以不合乎牧場登記開罰就垮掉了,加上乳品工廠讓酪農自生自滅,酪農非常痛苦。」方清泉認為,農委會必須有配套措施,若政府無心發展本土酪農業,乾脆配套離牧。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當年台紐在WTO架構下簽訂協定,對酪農及鹿茸都有專案結構調整計畫,包括台灣品牌行銷定位、標章、產銷履歷。國產鮮乳市場已趨近飽和,但過去10年台灣生乳產量增加,若不隨市場需求調整,2025年會面臨更大壓力。

江文全表示,「酪農飼養效率、乳品質在退步,因應策略是乳牛的汰弱扶強,透過乳牛保險推動低產獎勵淘汰。」江文全說,幾乎每個牧場都超養二至成成,甚至有的超養一倍,「這樣就亂了套」,農委會去年開始針對超養牧場查核。他強調,農委會不會鼓勵離牧,但要把乳品質、效率差的乳牛淘汰,務實調整。

關稅 中華民國 保險

上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下一則

柯文哲敗選 他批「錯失2大機會」:未來這些人很可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