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Beyond主唱黃家駒墳墓遭毀 鐵鎚捶遺照、舌舔墓碑

遲到100年 賓大建築系向林徽因頒發畢業證書

捐血被驗新冠 指揮中心挨批違倫理 羅一鈞:依法行政

台灣血液基金會受衛福部指定配合執行新冠病毒疫情監視,針對今年1至6月期間捐血者的血液隨機抽樣檢體,提供疾管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讓部分捐血者覺得個資受侵犯。(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血液基金會受衛福部指定配合執行新冠病毒疫情監視,針對今年1至6月期間捐血者的血液隨機抽樣檢體,提供疾管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讓部分捐血者覺得個資受侵犯。(記者許正宏/攝影)

指揮中心今年2月宣布與台灣血液基金會配合辦理「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作業,隨機抽樣捐血者血液留樣檢體,檢測新冠病毒抗體與分析資料,引發個資外洩疑慮。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昨表示,這案屬於「常規監測」,一切「依法行政」;但專家認為,如為常規監測,還詢問民眾參加意願,「根本多此一舉」。

抽血檢驗血清違反倫理、引起爭議,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此作業如已納入疾管署的常態監測計畫,如同急診或診所醫師協助監測流感、腸病毒等傳染病流行情況,根本不需再問患者意願。

施文儀指出,指揮中心等於將捐血中心納入監測範圍,還主動詢問捐血者是否退出此案,反而多此一舉,更容易讓外界誤以為這是個研究計畫。

施文儀說,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研究團隊攜手調查當地血清抗體,因同時涉及衛生單位疫情監測及學術單位參與,以致目的為政策或研究,模糊不清;不過,當時中央以「擔心防疫亂了套」為由,大動作政風調查,施文儀認為,若可更寬容點,應會更好。

血液基金會2月執行「新冠病毒血清抗體監視系統」作業,2月下旬通知被抽樣的捐血人,如無意願參加此案,須自行致電疾管署1922報備並留下個資,這令部分捐血者不滿,認為權益及個資遭受侵犯。

羅一鈞昨表示,當時指揮中心已說明監測作業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傳染病流行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實施辦法」所執行的公務常規監測,將從今年上半年捐血者血液留樣檢體中,隨機抽樣7000件,進行疫情趨勢分析。1至2月完成抽樣2400人,其中24人拒絕加入此案,預計8月公布最後結果。

少數捐血者質疑該計畫「未善盡告知」責任,羅一鈞表示,執行時已提出告知,此告知為「利用前的告知」,而非「捐血前告知」。上半年全台約100多萬人次捐血,如在捐血前告知,恐將延長面談過程、影響捐血意願。為此,與捐血中心多次討論後,另徵詢倫理專家,決定於「採抽樣後、利用前」,以電子郵件或紙本郵寄逐一告知。

至於未送倫理審查所引發的質疑,羅一鈞解釋,前兩年指揮中心血清調查屬於新興傳染病「研究計畫」,因此,有必要進行倫理審查;但這一次屬於有法源依據的「預警監測」,為公務行政作為,無需做倫理審查,「在依法行政上,經得起考驗。」

指揮中心血清監測計畫執行過程稍嫌粗糙,外界提出「監測計畫未經倫理審查」、「捐血前未善盡告知責任」等兩大質疑,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雖公開解釋,自認在在法規、倫理上「經得起考驗」,但攸關民眾個資、生物資訊,應更細緻地處理,如仍繼續便宜行事,未來類似爭議將一再上演。

血清抗體檢測是後新冠時代監測疫情趨勢的重要關鍵,全民理應配合,但這次指揮中心卻遭受非議,儘管一再強調本次利用捐血者檢驗血清不是「研究計畫」,而是如流感監測的「常態監測」,但一般民眾怎會了解兩者差別?反而給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負面印象。

一提到血清抗體檢驗,許多人聯想到疫情之初,台大公衛團隊與彰化縣衛生局合作的萬人血清調查,當時指揮中心動作相當大,甚至啟動政風調查,似為殺雞儆猴,令人歷歷在目。如果當初能寬容對待,而不是一心究責、樹立威嚴,現在外界也不會以同一把尺來衡量對錯。

在血液利用上,指揮中心強調「已有告知」,但選在「利用前」告知,反讓接獲通知的捐血者心生疑慮。絕大部分研究計畫,在受檢者採檢前,均會以書面告知「檢體有被抽樣檢測的機會」。

主管機關便宜行事,讓原本單純的疾病監測計畫蒙上陰影,且該計畫未為通過「人體研究倫理審查」,也引起專家批判;若一開始就說明行政監測與學術研究之間的不同,相信反彈聲浪就不會這麼大。

疫情 個資外洩 檢測

上一則

他家的神明廳有「雙貓」坐鎮 網友暴動想參拜:獻上罐罐

下一則

柯文哲敗選 他批「錯失2大機會」:未來這些人很可憐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