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約客談/我們要怎樣的畢業典禮

台積電亞利桑納廠狀況多 分析師曝最糟打算

大屋頂下/不獨不武 賈慶國投石問路

大陸政協常委賈慶國說:今年的兩岸關係大概率還會延續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的狀況,也就是說「不獨、不武」。

這幾句話有3個亮點。1、說過去幾年的兩岸關係是「不獨、不武」。2、說今年的兩岸關係大概率仍將延續「不獨、不武」。3、最令人豎起耳朵的是,過去不曾聽過大陸方面說兩岸關係的狀況是「不獨、不武」。「不獨、不武」是馬英九時代的語彙。

賈慶國是政協常委,現任北大中外交流基地主任及北大全球治理中心主任。此次香港《中國評論新聞》以「兩會專訪」的欄目對其進行訪談,就美中台關係均有展開。此人發言,此時發表,其涉台言論如前文所引述,與大陸方面近年及當下的一般議論頗見差異,因而有人猜測此篇專訪似有為兩岸新局投石問路之意。而本文認為,即使這篇專訪(下稱賈說)不具政策試探的背景,但賈說的主軸觀點仍對兩岸新局有值得參照思考的意義。

最值得玩味的是賈說的美國視角。他說:「…美國也會反對台獨(不獨),這不是因為它內心不想支持台獨,而是因為支持台獨不符合它的利益,因為這會把美國拉入一場和中國的戰爭中,這可不是美國想要的(不武)。當然,至少在目前和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也不希望看到中國的統一(不統)。所以,我覺得今年的兩岸關係,大概率還是會延續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的狀況,也就是說『不獨、不武』。」(按,就邏輯說,也不統)

解讀賈說這段美中台論述,有3個要點:1、兩岸關係不只是兩岸關係,而是美中台關係。2、美國的兩岸政策是「不統/不獨/不武」,因此兩岸關係也就維持在「不統/不獨/不武」(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3、賈說務實直面此一架構的存在,但只能說到「不獨/不武」,而說不出「不易統/很難統」,只說「美國也不希望看到中國統一」。

賈說「不獨」,可以理解。但他說兩岸關係過去幾年是「不武」,且今年(及未來幾年?)仍將延續「不武」,則不平常。而他又明白點出「美國不希望看到中國統一」,更是打開天窗說亮話。

然而,倘若美中台的3邊關係,相互受到「不統/不獨/不武」的架構性制約,3方是否應當務實直面「不統/不獨/不武」的制約,不再誰想獨、誰想統、誰想武,而應當設法相互在「不統/不獨/不武」下找出打開兩岸新局的新路徑。這也許就是賈說的投石問路。

賈認為,大陸已有足夠的實力來遏制台獨,賴清德破格挑釁的可能性不大。這是他認為兩岸仍將延續「不獨」的部分理由。

賈當然主張統一,但也知統一不易,言明「美國不希望見到中國統一」,且顯然認為美中台不應捲入戰爭,因此他認為,統一需要更大的耐心,更需要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這可視為延續「不武」的部分註腳。

賈說的「延續不獨不武」,是對兩岸現狀的觀察,也可視為對兩岸新局的期待。其實,「不獨/不武」,可說就是《大屋頂下》近年強調主張的「新型兩岸關係」:

舊的兩岸關係是「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新型兩岸關係則是「中共與台灣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

新舊的移變是:民進黨不獨,不消滅中華民國;中共不武統,不消滅中華民國。從不獨、不武出發,就可能建構新型兩岸關係。

再者,不獨、不武,也是《大屋頂下》長期主張的「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目的論是在追求「統一」或「獨立」之目的,過程論則是淡化目的,注重和平發展的過程。

若以《大屋頂下》的「新型兩岸關係」及「從目的論移向過程論」來解讀賈說的「不獨、不武」,那就是:「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近年來,愈來愈看得出大陸兩會工作報告涉台論述的行文晦澀。一國兩制漸已脫鉤,有時甚至九二共識也不見了。今年的兩會報告尤其如此,不見硬的更硬、軟的更軟,而是有一種硬不得也軟不得的味道。政協的涉台報告不到50個字,雲淡風輕,說得出有點意思的只是「助推兩岸融合發展」8個字。國務院的涉台報告亦僅100字,提及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等,最後也只是歸結到「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如此輕描淡寫,「必須統一,必然統一」、「一國兩制」、「地動山搖」、「不承諾不使用武力」等濃墨重彩的辛辣大詞好像都用不上了。由此俱見,中共的兩岸政策已告觸礁擱淺,甚至到了腸枯詞窮、不知該怎麼說才好的地步。

到了習近平6日看望聯組會時說,「不斷壯大反獨促統力量,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也未似過去屢以辛辣言詞烘托,至於「和平統一進程」6字,可謂似也透露出一種「不武的過程論」的思維。

「武統有約束/和統無論述」,這是中共兩岸政策觸礁擱淺的原因。若在未來的相當時段,不能武統,也不能和統,則中共除了在「不獨/不武」的架構上,追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亦即移向「過程論」)以外,試問難道還有其他路徑可走?

至於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既已宣示「沒有台獨路徑圖」,就應當對內對外更加明確地以「定錨中華民國/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來建立台灣的主體性,而勿再玩弄「內殺型台獨」。賴清德可以反對中共的「一中原則」,但必須回到中華民國的「憲法一中」。如此,以台灣的「不獨(定錨中華民國)」,來制約中共的「不武」;亦以中共的「不武」(不以武力消滅中華民國),來穩定台灣的「不獨(定錨中華民國)」。此即《大屋頂下》所說的「交換論」,這也或許是賈言投石問路的潛台詞吧。

在邏輯上,賈言的思考是:台獨不可能(連賴清德都說沒有路徑圖),統一不現實(原因之一,在可見未來美國不願看到中國統一),武統更有約束(美中台誰想打一仗?誰敢打一仗?)。這個「不獨/不武/不統」的大架構,是美中台3方皆必須務實面對的天花板,那麼,何不就從「新型兩岸關係」的「過程論」來重新思考兩岸新局的新路徑?從合理的過程,走向改善之目的。

就把賈言當作是投石問路吧。中共與賴清德當局皆應沐浴薰衣,以「定錨中華民國(不獨),共構和平競合(不武)」為兩岸新局(新型兩岸關係)馨香祝禱。

中華民國 中共 賴清德

上一則

台灣來美旅遊成長150% 西雅圖為航線關鍵字

下一則

AIT音樂會慶45周年 孫曉雅:合作與友誼是美台最佳註解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