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2025電動車過剩產能近2000萬輛 全球車商惶恐

北京房價退回2016年初 1個月成交價劇跌2成

新聞評論/賴政府起手式 應首重財經政策

產業界關心賴清德上任後會拿出什麼經濟政策。(本報資料照片)
產業界關心賴清德上任後會拿出什麼經濟政策。(本報資料照片)

龍年伊始,萬象更新,總統當選人賴清德5月即將展開他首任任期,不同於前總統馬英九與現任總統蔡英文在上任時均擁有過半得票率與國會過半優勢,賴清德上任時面臨「雙少」,也就是得票率不到50%,民進黨在立院席次未過半,賴清德的挑戰,將高於馬、蔡。產業界更關心的是賴政府上任後,會拿出怎樣的拚經濟政策? 

回顧近年來的新政府上台,均以「拚經濟」為首要目標,除了因為民眾在經歷選舉的波折後,總希望政府施政回歸關注國計民生,其次,「拚經濟」能跨越政黨意識形態,較易朝野形成共識。馬英九當選總統後,首任閣揆劉兆玄,蔡英文總統就任後,首任閣揆林全;劉、林均具財經背景,兩位總統指派他們出任首任閣揆,推動落實財經政見的用意非常明顯。賴清德就任總統,首任閣揆的挑選,或可參考兩位前總統的施政脈絡。 

與馬、蔡政府相比,賴政府上任之初,面臨到的經濟挑戰可能更大。今年全球有多個重要國家要進行大選,最受矚目的就是下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其結果不僅影響地緣政治發展,對全球經貿面貌亦可能造成重大改變。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極有可能上演現任總統拜登與前任總統川普之爭,川普在近日多個重要媒體訪問中均強調,他若重返白宮,考慮拉高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關稅。就算川普未能當選,以美國目前內部的保護主義浪潮之高,拜登也可能延續對中國大陸經貿強硬的態度。 

產業界普遍預期美國總統大選是今年全球經濟最大的灰天鵝,美中貿易戰若升級,全球貿易戰亦可能升溫,東、西兩大經濟體的對撞,包括去中化與去全球化,在過去八年已為全球經貿帶來深遠的影響。除了美中貿易戰的陰霾,中國大陸本身經濟的發展也是今年全球經濟的另一變數。大陸股市在兔年尾聲出現急跌,雖然已有初步止跌的跡象,但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大陸資本市場的變化凸顯了海內外投資人對大陸經濟發展路線的疑慮。 

在這股不安的經濟氛圍中,台灣不可能脫離風暴中心,甚至被不少海外智庫視為今年潛在風險的市場之一。過去八年蔡政府施政以美國路線優先,盡可能降低與大陸經貿往來的熱度,但現實面上大陸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與順差來源,大陸經濟走衰,台灣必然受影響。另一方面,兩岸關係的緊張程度可能更勝過去八年,大陸從去年開始陸續緊縮對台經貿讓利措施,ECFA早收清單已成大陸對台下手的先期目標,接下來更要觀察ECFA的存續。 

外在與內在經濟環境都難稱樂觀,這也是賴政府上任起手式必須特別關注財經面向的主因。回顧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在第一任任期之初都有因錯估政經情勢而造成民怨的案例。陳總統上任後因廢核四造成股市大跌;馬總統處理油電漲價議題造成不少後遺症;蔡總統上任之初處理一例一休問題失當,造成勞資對立。這些案例均顯示,財經議題最受民眾關注,但如果處理不當,也將造成產業界的重大干擾。 

賴清德雖然還要三個多月後才要上任,但新國會即將開議,新民意期待新政府能有所作為,賴政府相關施政布局現在就要展開。準總統賴清德的財經幕僚諮詢圈應廣納賢才,且應聽取不同產業領袖的建言,才能讓新政府上台後的財經政策接地氣。新內閣除了落實賴清德的「民主大聯盟」政見,也應有「拚經濟大聯盟」 的特色,才能讓賴政府上任拚經濟的第一步走得踏實,並讓民眾安心。

賴清德 美國總統大選 馬英九

上一則

美對中鷹派眾議員蓋拉格21日訪台 擬見賴清德韓國瑜

下一則

新聞眼/NCC委員提名界線拿捏 考驗蔡賴默契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