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穆瓦尼:川普將贏得共和黨初選但輸掉大選

北京會晤馬斯克 秦剛:美中關係避免危險駕駛

全球抗疫支出 爆嚴重後遺症

世界各地經濟學家大致同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確實需要採取大規模、快速的政策反應,以避免全球經濟陷入蕭條。但他們另一個共識是,這些救助措施確實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根據路透報導,從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全球組織到布魯金斯學會等智庫的研究都指出,疫情時代支出的後遺症正在構成新的經濟風險,包括從全球通膨到開發中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衝擊風險,以及從對象錯誤的支出到美國債務上升等等。

上個月在傑克森洞年會上,IMF第一副總裁高萍娜和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卡斯騰斯警告說,通膨上漲可能證明難以消除,全球將面臨一個物價和金融市場波動的時代。

布魯金斯學會指出,美國政府約5兆美元的支出可能是矯枉過正,且加劇了聯準會目前正在持續對抗的通膨。若要控制盤旋在40年高點的通膨,美國失業率增幅恐需遠高於預期。此外,在聯準會大幅升息後,由美元飆升引發的全球衝擊已開始顯現。

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現任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奧伯斯菲爾德和普林斯頓大學周浩南(Haonan Zhou,音譯)在研論文中說,聯準會決意壓低通膨,再加上美元持續升值,可能導致許多開發中國家面臨更嚴重的債務問題。

聯準會 疫情 加州大學

上一則

高盛:近4成都會區房價 明年將跌

下一則

追趕特斯拉 福特要經銷商投資升級電動車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