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最錢線/逢低買入失效 資金快速逃離
事實證明,今年試圖在股市下跌時逢低進場的代價,比1970年代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昂貴。
今年以來,史坦普500指數連跌走勢平均持續大約2天半,為1974年以來最長;而下跌後的回報率為-0.2%,同樣是近50年來最糟。
Stifel股票衍生品策略師東林(Brian Donlin)表示:「這看來很像熊市。上揚時拋售力度很大,而反彈幅度越來越小。」
對於習慣逢低買入的美股投資人來說,持續大跌是種相對較新穎的經歷。2022年前4個月,史指已經17次跌至年內低點,是1977年以來同期最多。這與過去10年截然不同。過去10年除了一年之外,史指在下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平均都能反彈。
如今這種轉變可能是許多因素共同造成,而聯準會(Fed)無疑是幕後推手。自金融危機以來,Fed幾乎在每個出現麻煩出現時都會出手救市。然而,Fed現在的首要目標是打壓居高不下的通膨,在今年3月升息25個基點,這是1994年以來Fed首次在股市大跌後的一個月內開啟升息周期。
劇烈的股價波動已經成為2022年美股的特徵。Strategas Securities編製的數據顯示,在86%的交易日中,史指波動幅度至少為1%,可望成為2009年以來最劇烈的一年。
這種情況再加上企業持續虧損,似乎終於對市場情緒造成了影響。第1季,習慣逢低買入的投資人正以至少2015年以來的最快速度逃離股市。根據統計,4月已有近260億元從股票型ETF中撤出。
雖然從長期來看,多頭最終可能會勝出,但市場無力止血可能會讓投資人神經緊張。今年以來,投資人一直受到連跌的打擊,史指曾出現過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如果這種跌勢持續下去,今年將是1984年以來最差的一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