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路透調查:川普遭定罪 動搖1成共和黨選民支持

男星涉嫌刺傷前女友後逃亡 在美墨邊境被捕

喜見消費者拒購 促使零售商降價

世界日報5/6 報導「消費者拒購,零售商紛降價」。由於物價太高,高收入也要精打細算,IKEA一口氣調降數百種產品售價。物價為什麼會高?通貨膨脹,原因為何?

通貨膨脹的原因很多:保護主義下的進口稅率增加使進口產品成本增長,造成物價上漲;消費者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要求加薪;商家在貨物及人工成本上升時必須調整物價以保持利潤;可以說是一個惡性循環,消費者為首當其衝的通膨受害者。

消費者大多都了解這種情況,而且假以時日也能習慣以及適應通貨膨脹。商家如果適當地調整物價保持利潤是無可厚非,但是不少商家藉機大幅漲價,例如使用市場學上「試探消費者能夠承受多少」的定價策略;測試消費者對於更高物價是否能夠習以為常,對價目麻木後任其宰割。

薪資一旦上漲不會下降,商家的進貨成本則是由於各種因素有起伏的空間,但如果進貨成本降低,商家會因此降價嗎?依照筆者經驗是並不常見。維持太高物價的結果會使消費者裹足不前、商家的生意清淡、老顧客消失,大幅漲價的結果得不償失。當然,消費者也未在無力購買下得到了什麼利益。

消費者有什麼積極的方法能夠促使商家降價?當然,消費者可以拒絕購買,也可謂「消費者革命」;告知商家,「你要做我的生意就必須降價」。筆者認為這是一個絕招,被高價宰割的消費者終於有一個出路,例如,不再去以前常去,但是現在漲價的餐館,有自己在家煮飯或是購買便宜便當等的其他選擇。同時,試探商家可支撐多久?

如果商家選擇降價,紛紛降價可減少通貨膨脹,同時降價也可促進「薄利多銷」,利潤也因之增加、對商家也是有利。在此期望消費者有「自主權」拒購,不再被高物價綁架。對於商家的建議為:不論為零售商或是服務業,如能仿效IKEA降價促銷得以賺錢,利己也利人何樂不為?

通貨膨脹 利潤 零售商

上一則

台積電模式 在美國是否可行?

下一則

賴清德就職演說 如何釋善意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