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從墨西哥被拐賣到加州2個月 17歲少女機警傳簡訊給911

回顧裴洛西訪台風波 蔡英文:被孤立太久 無法說不

陸船傾覆案 讓兩岸關係更凶險

發生於農曆年期間的陸船翻覆落水死亡案件,讓本來繃緊的兩岸關係更顯危險。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台當局這次對事件的處理是很成問題的,第一時間非但未對兩位死者進行基本的人道關懷,且對大陸態度強硬,更未向社會透露實情,這與台當局在之前處理類似案件的做法大相徑庭,讓人懷疑是要將此案刻意政治化。

臺灣評論家對此有很多質疑,歸納他們的說法,認為台當局操作這起案件的目的有五,一是激起臺灣內部的反中仇中情緒;二是刺激大陸的民憤,把此事放大為一起國際事件,塑造臺灣被大陸打壓的印象,爭取國際輿論同情;三是借此逼大陸恢復同台官方交流對話,以實現民進黨即使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也有官方交流之意圖;四是破壞大陸在福建搞的兩岸融合發展試驗區,讓臺灣民眾因害怕大陸不敢去參與;五是由檢方調查處理,意在凸顯臺灣是一個有獨立司法主權的國家。

但是,這樣做也會帶來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讓北京逮著機會,進一步蠶食臺灣的水域。大陸當局在事件剛發生時,原本想低調處理這個事的,如果台當局有一個合適的說法並對死者家屬進行撫慰,至少不會鬧成現在這個樣子。在大陸內部的民憤洶湧下,國台辦不得不展示強硬態度,宣布不承認臺灣單方畫定的「禁止、限制」水域,大陸海警也宣布將在廈金水域常態化巡航,並對一艘金門觀光船登檢。目前,大陸官方的做法還比較自制,若按民意或者像當年馬政府處理台漁民同菲律賓執法機構的糾紛一樣,恐怕也就把軍艦直接開進金門水域,台當局為避免衝突升級,怕也得忍了。

很多臺灣人—主要是綠營民眾,有一種錯覺,認為北京基於內部統治壓力,以及害怕美國會派兵干預,在兩岸有一些小的摩擦或衝突時,並不敢真的對臺灣採取什麼狠招。大陸當局過去在處理同臺灣衝突時的軟姿態,似乎印證了綠營民眾的這種錯覺是對的。

早期大陸的海上實力不如臺灣,即便想強硬也不行,後來實力是上來了,但又怕態度強硬會疏遠臺灣人民,破壞兩岸大局,不願展示強硬,讓臺灣民眾吃定了大陸,也讓大陸民眾對當局很失望。但是,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下去,在兩岸愈走愈遠,臺灣民眾排斥兩岸統一,懷柔政策失效,還有兩岸實力差距拉大的今天及未來,在矛盾和衝突發生後,再以為大陸當局不敢對台使硬,是會犯下不該犯的錯。

一年多前的裴洛西訪台解放軍圍台軍演,破除海峽中線,已昭示了這點,現在破除臺灣的「禁止、限制」水域是又一例,前者已是一種常態,後者剛剛起步。大陸的海警船雖然登檢了一艘金門的觀光艇,但只是去了船長室,並未騷擾遊客;另外,海警船的出海巡航尚未進入臺灣的禁止和限制水域,這都是留有餘地,一是等待陸船傾覆案臺灣如何收尾,二是觀察賴清德在520前的表現以及就職演講,倘若這兩者都令北京、特別是大陸民眾不滿,下一步大陸當局肯定會加大施壓力度,海警船不但可能進入臺灣的禁止和限制水域,還可能在這些水域對臺灣的船隻執法,屆時台當局要怎麼應對?

孟子說,「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對臺灣特別合適。兩岸的實力高度不對等,儘管大陸內部有種種問題,但並不表示北京對臺灣的種種行為都會忍讓。尤其習近平政權是打著民族復興的旗號,鼓動民族主義作為其統治合法性的,它也必須照顧到大陸民眾的民族情感。這種民意壓力對大陸當局並非全是消極因素,若它認為借民意可以暫時消除或轉移某些它無力解決或不想解決的內政問題,會順從民眾對臺灣的敵意情緒的。

所以對臺灣來說,與大陸這頭大象為伴,最好的做法是不要惹它生氣踩你一腳。這當然也不是說在臺灣受到大陸欺負時就該忍氣吞聲,可確實在一些事情上尤其是非關臺灣主權的事情上,不要刻意去刺激對方。

賴清德當選,有大陸涉台權威學者把賴定性為「理念型台獨」和「行動派台獨」,大陸當局對賴是高度戒備的,對他不會有觀察期。雖然學者認為大陸的對台「總體方略」不會因臺灣選舉而輕易改變,會保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力,但會強化反「獨」促統,持續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各層面對台施壓,特別是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只要台獨冒頭,絕不姑息。從這些論述看,兩岸氛圍已是前所未有的差,對一些意外事件的處理,稍有不慎,危險就不期而至。

賴清德 觀光 裴洛西

上一則

美大幅改善貿易赤字 以鄰為壑

下一則

利率重創房市 銀色海嘯恐非解藥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