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助學子更好融入社會 紐約市教育局辦研討會

全美空汙最嚴重前5名 南加占了4城

習近平為什麼不開三中全會

按照慣例,三中全會應該在10月或者11月舉行。但是10月沒有舉行,11月依然沒有舉行,外界期待12月能否舉行,然而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沒有公布三中全會的日期,看樣子今年不會舉行了。

外界所以對三中全會有所期待,跟當下的形勢有關。經濟不好,雖然今年以來當局真的是很拼經濟,出臺了許多政策去刺激經濟,但起色不大,後勁乏力,於是市場希望三中全會能夠就經濟改革和發展問題出臺政治決議,給人們以信心。

歷屆三中全會,主題基本圈定經濟,並且和改革有關。比如中共18屆三中全會,就作出了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那時的局面和現在有某種相似,會前大家對未來都感覺迷茫,憂慮在習近平的當政下,改革將死,對三中全會將做出一個什麼樣的經濟改革決議,沒有信心。但在決議公佈後,籠罩社會的悲觀情緒一掃而空,人們開始振奮起來,覺得改革第二春又回來了。

當然,18屆三中全會帶來的興奮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習的集權一步步加劇,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所規劃和部署的改革後來未得到落實,也才釀成今天這種局面。但是人總是活在希望當中,一個幻覺破滅後,又生出另一個幻覺。最近幾年,很多人包括體制內的一些重量級學者,希望當局能夠重啟改革拯救經濟。這種聲音在今年尤其多了起來。對經濟界的呼聲,當局似乎表現出某種呼應的姿態,這增加了市場對今次三中全會的想像,希望能像18屆三中全會一樣,再推出一份經濟改革決定。能不能做好是下一步的事,起碼要有這麼個東西出來,提振士氣。

但是市場這個願望在今年實現不了。人們又開始猜習近平為什麼不舉行三中全會了,感覺在習時代,會議的舉行沒有規律可言,想不想開,什麼時候開,全看習的心情,隨心所欲,政治生活非常不正常。

習不開三中全會,確實讓人有點不好理解。雖然他並沒有違反黨章。黨章規定,每年至少要召開一次中央全會,換言之,可以開一次,也可以開兩次(理論上可以開兩次以上,但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況,否則,最多是兩次),但不能一次都不開。今年2月,當局召開了二中全會,從這個角度說,習可以不開三中全會,也許他正是以此為由。然而,單憑這一點不舉行三中全會有些牽強。

一般來講,每屆黨代會要開六或七次中央全會,一、二中全會討論的是黨和國家的人事問題,最後一次中央全會討論的是下次黨代會的時間和事項。中間幾次全會討論當年或者一段時期比較突出的路線和政策問題。所以,儘管2月舉行了二中全會,鑒於中國當下的情況,理應舉行三中全會,給市場一顆定心丸。

習不這樣做,一個因素可能是忙,擠不出時間開。雖然中央全會一般是3天,但前前後後還要花時間,而對習來說,他的時間分配是按秒來計算的,要擠出3天也不容易。10月有第3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中國今年最重要的主場外交,150多國代表和20多國領導人出席,準備這次會議要佔用習的很多時間,難抽出時間召開三中全會。11月訪美,舉行拜習會,出席APEC峰會,前後又要佔用一個禮拜,也難排開全會日期。這兩場外交對習的重要性要超過中央全會,所以為了它們,全會就得讓路。12月又有一系列的年終會議要舉行,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更沒時間開三中全會了。

習不開三中全會的另一因素,也可能是還沒想好會議主題,或者是習代表政治局做的報告寫得不是讓他滿意。儘管外界期待三中全會能夠就經濟改革再做一個決定,但習或許不這麼考慮,他會認為,今年出臺的經濟政策和扶持措施——無論對民企還是外資——已經夠多的了,該鬆綁的都已鬆綁,力度是10年來最大,即便三中全會作出經濟改革決定,也不過只是在政治上重申改革而已,實際的政策和措施不會超出已經出臺的。這樣一來,反而會因力度沒有突破而讓市場失望。到底應該聚焦什麼議題,尚未想好。

今年不開三中全會,就只能明年開,然而,明年什麼時候開也成為一個問題。如果拖到明年10月或11月開,時間實在有點長,會議的主題就得換,不一定是經濟。這說明,雖然習沒破壞黨章,可打亂會議常規,會生出新的麻煩。

習近平 一帶一路 拜習會

上一則

一洲焦點/今日暫停一次 請看字幕版精彩回顧

下一則

一洲焦點/中國經濟看壞、泰勒絲與李爾、反猶與排華

超人氣

更多 >